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文明发言,理性讨论!站长微信:rongshu630
查看: 1058|回复: 3

南平的搬迁史与“改名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3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福建有一个城市,常常让人摸不着头脑。它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却也是经济发展最落后的地区.
政府驻地如同“走马灯”一般频繁搬迁,甚至还多次觊觎自己辖下县市的名字。


这就是南平市,一个拥有诸多谜团的地方。
搬家频率堪比“迁徙”史
提到南平市,许多人会先想到武夷山。


然而,武夷山其实只是南平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南平真正的市中心究竟在哪里,却连当地人都可能说不清楚。
翻开历史可以发现,南平的“搬家”史堪称一部精彩的地理变迁故事:
1.1956年,南平专区成立,驻地设在县级南平市。
2.1970年,驻地迁至建阳,改称“南平地区”。次年,更名为“建阳地区”。
3.1988年,驻地又迁回南平,改回“南平地区”。
4.1994年,南平地区升格为地级市,原县级南平市则改为延平区。
5.2014年,南平市政府再度搬迁至建阳,撤销建阳市,设为建阳区。
频繁的搬迁,让南平市的“核心”长期游移不定。
如今,即便它在建阳设立了新行政中心“武夷新区”,但由于两个城区之间相隔百余公里,中间还隔着一个建瓯市,这种“分裂”的地理格局注定让南平的“市中心”难以名副其实。
“抢名字”的如意算盘
南平市的名字变化并不只是搬家那么简单,还包含着对“好名字”的执念。
例如,1989年,原崇安县成功更名为武夷山市后,凭借“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金字招牌迅速崛起,名声远超南平市本身。


于是,南平动起了“小心思”:既然发展不尽如人意,那不如通过“迁府更名”的方式,将南平市改名为“大武夷山市”,以图借用武夷山的光环实现“翻身”
按照这个计划,现有的县级武夷山市会被降格为“武夷山区”,从此大武夷山的品牌由地级南平市掌控。
然而,这一改名计划遭到了武夷山市的强烈反对,从茶农到老干部,几乎全员反对。反对者认为,改名不仅会损害武夷山的独立品牌,还可能削弱其经济地位。
最终,这个计划被民政部驳回。前车之鉴就是安徽的黄山市——当年徽州更名为黄山后,不但未能带动经济腾飞,还令徽州文化声名大减,至今当地人呼吁恢复原名。
风景独好,却难带经济起飞
虽然经济发展不尽人意,但南平市的自然与人文资源确实无与伦比。武夷山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是福建省的“颜值担当”。


除此之外,南平还拥有许多历史古迹和独特景观:武夷山的茶园、九曲溪的清流,甚至连“建阳书坊”这样的文化遗产,都让人流连忘返。
南平的问题,或许并不在名字和驻地,而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结语
南平,这座福建最“离奇”的地级市,承载着太多复杂的历史和未竟的抱负。从频繁搬迁到“抢名字”,南平的每一步都折射出它的窘境与雄心。


然而,频繁变动并不是万能药,唯有脚踏实地地做好产业发展,发挥资源优势,或许才能真正让这座城市“安家落户”,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发表于 2024-12-6 18: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延平沿闽江两岸随便一推都是无涝宝地,种田都能回本,比武夷鬼区种楼强百倍,武夷鬼区只为捞钱,延平路网修好全国最美山氺园林城市,通江达海才是正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6 20: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延平要甩掉大市,自立门户。目前GDP400多亿只要放权延平十五五后必定产值1000多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7 23: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延平多个全省第一,电池电缆铝业百合牛奶淡氺鱼江鲜量木竹加工中转量红砖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GMT+8, 2025-7-1 22:22 , Processed in 0.06032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