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加强核电领域的顶层设计 截至2018年底,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达到45台,装机容量4590万千瓦,排名世界第三,目前还有11台核电机组正在建设之中,但从总量上看,目前在运核电装机规模仅占全国总发电装机规模的2.3%,核电发电量仅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2%,远低于10.3%的世界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三年多来国内一直未核准新商用核电机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中国政府对核电安全性更为重视,亦要求新建机组为三代核电机组。而福岛核事故之后国内新建的三代核电机组由于首台套原因,建设周期均较长,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新的核电项目的核准进度。 此前,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徐玉明曾对外透露,年内至少将有10台机组获批,并有望开建。他表示,目前有8台机组的审批在年内较为明确,分别是采用“华龙一号”技术的漳州核电一期两台机组、惠州太平岭核电一期两台机组,以及采用俄罗斯VVER技术的辽宁徐大堡核电、江苏田湾核电各两台机组。 在7月25日的国家能源局新闻发布会上,李福龙就表示,高温气冷堆技术的首堆示范工程已开工建设。 “现在在建的核电机组堆型主要是以压水堆为主,而第四代高温气冷堆只有1台,高温气冷堆固然安全,但要给其多大空间,这就需要主管部门加强核电领域的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我国核电发展的技术路线(堆型),多种技术路线共同开花固然好,但最好也能对不同机型的适用优先级进行排序。”一位核电央企高层这样向记者表示。 每日经济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