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我局关工委认真落实省直机关关工委的工作部署,在开展“基层工作创新年”活动中创新工作思路,悉心指导,热心参与和扶持红苹果公益开展各项活动,创出了关工委工作的品牌,得到有关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社会反响良好。 一、红苹果公益成立的初衷及发展过程 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是社会中不容忽视的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关爱都需要人们关注。这批子女的家长入狱,造成家庭破裂,子女必然缺乏管教和关爱,有的甚至还会遭受周围人歧视和社会冷落。假如这部分子女无法得到社会关爱,心理健康极易发生问题,走上犯罪道路,从而影响社会的安定。因此,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障他们的权益,使他们能够免遭歧视健康成长,在预防孩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 2012年底,训练总队组织部分民警下乡参加助学活动,一些服刑人员儿童的贫困遭遇和处境引起了总队关工委领导以及林敏明等民警的同情和关注。事后他们一直在考虑能否更好地为这些服刑人员贫困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提供帮扶。经过多次探讨,于2013年5月成立了福建省司法警察训练总队志愿者服务队(红苹果公益),同年9月开始第一次对服刑人员贫困家庭进行走访,标志着红苹果公益组织正式开始运行。2014年6月在福建省民政厅正式注册名为福建省教育援助协会(红苹果公益)。 红苹果公益成立以来,坚持“背靠政府、立足司法、面向社会”的理念,以“做好事、办实事、行善事”为原则,不断健全完善组织建设。协会成立了以秘书处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为执行机构,同时建立13家监狱教育援助中心,固定工作人员6名,登记造册的志愿者800多名。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实地摸排,精准对焦需要帮扶对象。红苹果公益的目标是:协助解决在福建监狱服刑人员90%以上生活困难的未成年子女,满足其就学需要,提升其个人生活适应能力和家庭增能;帮助修复因父母服刑而造成的子女心理伤害、家庭关系紧张和亲子关系破裂;协助监狱做好服刑人员教育改造工作。据初步统计,目前红苹果公益帮扶范围覆盖至全国322个县市,共援助4360人次;实地摸排1500多人,总行程约10万公里。 (二)亲情帮教,关爱引导服刑人员子女。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由于父母长辈的错误,他们心里存在强烈的自卑感,在精神上,还不得不忍受着其他孩子异样的眼光,孤僻、自闭伴随着这群孩子里的大多数。及时给予这些孩子关爱和引导,给他们营造一个平等、和谐融洽的生活环境,有助于防止受负面影响而产生的二代犯罪等问题。红苹果公益就是通过具体的帮扶行动为生活特别困难的未成年人解决实际困难,通过亲情帮教,对服刑人员的改造起到积极作用。截至2018年6月,红苹果公益共募集善款300多万元,援助4360人次,挽救了辍学儿童35人;协调公安、教育、民政等部门为服刑人员困难家庭子女落户、就学、争取困难补助近100人,收到孩子、家长、服刑人员的感谢信400多封;先后在女子、榕城、仓山、福清、泉州、漳州、厦门、龙岩等8所监狱开展十一场大型的“穿墙引线”亲情拓展见面会,为省内外145个服刑人员困难家庭871人次圆了团圆梦;提供法制教育1316次、心理疏导1000多次,帮助监狱成功转化顽危犯、重点罪犯10人,提升了服刑人员教育改造的实效。 (三)特色帮扶,全面促进困难家庭修复。心理援助、法律援助、社会援助是红苹果公益有别于其他社会公益团体的特色帮扶项目。红苹果公益采用专业帮扶模式,针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各类需求,开发了“入户走访调查”、“分散结对帮扶”、“亲情身心拓展”、“家庭关系修复”四个核心项目,并从四个核心项目中拓展出“节日行动”、“儿童特训营”、“家长成长计划”、“服刑人员就业创业计划”等相关子项目系列帮扶,为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提供经济、心理、家庭关系修复和社会支持,缓解其家庭经济压力,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修缮家庭关系。红苹果公益引入社会工作个案管理的专业手法,对于每一位由监狱转介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由培训上岗的志愿者对其进行入户探访,依据协会标准评估孩子需求,并为其建立档案;经评估需要长期关注的孩子,则招募志愿者在经济、心理等层面进行“分散结对帮扶”。同时,红苹果公益链接法律、心理领域专业志愿者,在“亲情身心拓展”“家庭关系修复”活动中设计法治教育、心理疏导等内容;协调组织帮扶对象家庭成员到监狱与服刑人员见面,提升帮扶效果和促进服刑人员积极改造,保证活动的专业性、有效性和持续性。在每一场的帮教活动中,红苹果公益的义工们都会与服刑人员进行面对面的谈心和教育,详细询问服刑人员的生活学习情况,向服刑人员介绍外面社会的巨大变化,鼓励他们面对现实,认真接受改造,从思想深处查找自己的错误根源,采取得力措施,彻底改掉自己的坏毛病,争取早日走出监狱。到目前为止,红苹果公益长期帮扶的1473个孩子当中,没有发生辍学和犯罪的现象;帮扶后出狱的140多个服刑人员也没有一个再犯罪;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对龙岩监狱参加过“穿墙引线”活动服刑人员进行教育改造评估,总体效果提升15%。 (四)立足监狱,引领系统民警积极行善。红苹果公益开展工作中紧密结合省监狱管理局“六化”发展目标,推动各援助中心规范化建设及志愿服务工作健康发展,不断完善组织设置、经费管理、志愿服务、社会监督等方面的制度,促进了志愿者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2017年至2018年6月,红苹果公益组织3次监狱系统民警志愿者培训,参训民警共120人,直接覆盖15个教育援助中心和监所单位;有13个监所单位和援助中心配合协会开展“六一行动——为全国服刑人员子女送礼包活动”,直接受益的孩子2003人;有5个教育援助中心的158个民警志愿者,分别在福建18个县市开展了入户走访调查,直接受益200多个孩子;在仓山等8个监狱开展的“穿墙引线”亲情拓展见面会中,有200多个民警参与活动。 (五)社会肯定,树立监狱系统良好形象 红苹果公益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帮扶项目模式引起多方关注,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在2017年全国两会就“红苹果公益”救助模式提出服刑人员子女救助提案,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对困境儿童救助“福建模式”进行调研,为国家下一步出台针对困境儿童保护政策提供实践依据。红苹果公益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关爱帮扶得到省委政法委、省委宣传部、省直机关工委、省关工委、省直机关关工委、省司法厅等各级领导以及各级关工委的充分肯定,先后获得了福建省直机关“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福建省推荐参加中央“4个100最佳志愿项目”全国候选展示、福建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闽善2016”民间慈善榜“双十佳公益慈善机构”、福建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福建省“青春扶贫”项目与计划大赛“公益扶贫组”第一名、福建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标兵以及目前福建省推荐全国“中华慈善奖”评选等多项荣誉。红苹果公益帮扶活动还吸引了省内外中国新闻报刊、电视台以及政府官网等几十家媒体报道和转发,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不仅给困难服刑人员家庭送去了温暖,也传递了社会正能量,更展示出了全省监狱和监狱人民警察良好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