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红苹果公益组织在这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每年暑假期间,他们会鼓励上大学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在到协会实习,他们的工作任务是捐助资料整理,配合志愿者们开展入户探访、亲情拓展、穿墙引线等活动。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相关业务,并赚取一定的生活费。 
红苹果公益之所以这样做,可谓用心良苦。他们的想法是让这些孩子多和社会接触,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将来走上社会后,能很快适应环境,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另外,还能让他们学会自食其力,懂得感恩,活得更有自尊、更有自信、更有爱心。 人非草木,敦能无情。红苹果公益人员所做的一切,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有个服刑人员的孩子在红苹果公益实习结束后,动情地说:“红苹果公益为服刑人员的孩子做得工作,让我感动。我在帮助其他和我一样遭遇孩子的时候,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了爱、充满了阳光。我长大之后,也要成为你们中的一员,帮扶那些受歧视的孩子们。” 这位孩子的话是由衷的、发自肺腑的。透过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红苹果公益组织在不遗余力地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进行扶志和扶智取得了成效。 扶志是精神桥梁,精神桥梁越筑越高,脱贫的信心才会更充足,而扶智则是物质脱贫之路的基础,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让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融入这个社会,将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个过程就好比学习钓鱼技术的过程,当学会了钓鱼,以后就不愁没鱼吃。送人之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之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近年来,红苹果公益组织始终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做为扶贫的主线,贯穿始终。在他们眼里,那些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是祖国的未来;是一束束蓓蕾满枝的繁花;是一个如花绚烂的生命;是一个个金灿灿的红苹果。他们给孩子们带去心理的关心,真心陪伴、爱护他们,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的同时,志愿者利用走访入户的机会,给孩子们送去传播正能量的儿童读物,给他们讲励志的故事。平日,志愿者们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多对他们进行鼓励与鞭策,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 在“穿墙引线”亲情拓展营,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参观革命纪念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孩子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内心感恩党和伟大祖国。让孩子们观看主旋律的电影,用影像把新中国取得的历史性发展、创造性改革、蒸蒸日上的生活风貌真实地呈现出来,使孩子们能够切实感受到祖国的进步与腾飞、繁荣与昌盛。 公苹果公益志愿者们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付出真爱,这些孩子们将在点滴之爱记在心头,并化成力量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一位曾经遭受丈夫家庭暴力,并最终杀死了丈夫的女犯人,收到了儿子的来信。被亲戚抚养的儿子在信里告诉母亲,自己考入了北京一所211重点大学的法律专业,他告诉母亲,红苹果公益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给予很多的关爱与支持,让他感动,给他温暖。在信中,他并没有透露自己为什么要报考法律专业,但红苹果公益志愿者们都觉得这位孩子有想法和追求,他是想在学校学好法律,以后能树立守法、懂法的意识,更好地宣传法律,为需要法律援助提供帮助。 还有一位受红苹果资助的男孩子考入北京的一所985大学,他留下了一段感谢红苹果公益对他帮助的录音。他说,自己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红苹果公益的关爱与支持,他大学毕业后,一定要反哺社会,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青春与热血! 男孩子的话语里透出对红苹果公益浓浓的情,深深的爱。这种从内心深处抒发出的情感,让人不得不对红苹果公益组织从事的各种帮扶工作点个大大的赞。在我看来,红苹果公益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就像一根红线,一头连着亲属和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一头连着民警和志愿者,抒写了一首首感天动地的诗篇,唱响了一曲曲爱心的乐章,演绎了一幕幕人间的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