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 只要有一颗跟爱走的心,就一定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透过那些服刑人员掌声,我们能看到爱的力量,再冷酷的心都会被爱融化,会跟着心一起,义工小李就是个鲜活的例子。 在建阳举办的“穿墙引线”活动,义工小李早早便来到营地,小李是2019年1月刑满释放。他本身就是红苹果公益受益者,参加过泉州监狱亲情见面会,当他和儿子紧紧抱在一起时,他流下激动的泪水,活动结束之后,他就在狱中向民警提出,自己出狱之后,一定要参加红苹果公益活动。 
小李出狱之后,从事家电清洗和安装,他努力工作,虽然辛苦,但很充实,出狱的那些日子,他与儿子在监狱见面时感人肺腑的场景时常出现在脑海,让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为红苹果公益服务。于是,他义无反顾地加入了红苹果公益的志愿者队伍。在活动现场,曾有人问:“小李,你来参加四天的活动,不是少赚了很多钱吗?” 小李淡淡一笑:“这个世界上钱是赚不完的,帮助类似我们这样的家庭,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能够入选参与这样的活动,我非常珍惜!” 在“穿墙引线”第一天的分享环节,他向志愿者们坦露心声:“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不仅能淡化生活的压力,平息欲望的火苗,还能吸收许多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精神肥料,经历就是一种财富,就是一份力量!” 小李吐露的心声与许多服刑人员不谋而合。 一位服刑人员给红苹果公益写的信里有这么几句:“在我最彷徨、最迷茫时,你们是我人生中的一盏明灯,我已下定决心,在我出狱之后,我要以你们为榜样,追随你们的身影,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尽微薄之力。” 一位在龙岩监狱服刑人员也写来了信,这个服刑人员不是红苹果公益的帮扶对象,他是亲情见面会的观众,他写道:“你们的真善美,让我们服刑人员感到世界不再是灰色的,孩子们也领悟到了除了亲人外,还有其他人也在关爱着他们……还有一位志愿者,他以前也和我们一样进过高墙,曾经是那样的玩劣,给家里带来巨大的痛苦灾难,后来洗心革面,通过自己的努力回归社会后,也加入到你们爱心团队,他用现身说法来引导鼓舞我们。对许多的服刑人员来说,最大的牵挂是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而你们的言行犹如丝丝细雨,润物无声,滋润了很多枯竭的心,让人心生希望!” …… 据统计,红苹果公益帮助的服刑人员中,有200多个刑满出狱,不仅没有一个再次犯罪,其中,还有很多服刑人员和小李一样,出狱之后,在红苹果公益当志愿者,为服刑人员的孩子送去关爱。那一刻,他们的心灵是明亮的,这是爱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爱的反哺。《爱的奉献》这首歌里曾有这么几句:“在没有心的沙漠,在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就像歌词所唱,爱是与生俱来的,在血液里流动,在骨子里结晶,它源源不断的由心而生,永不枯竭。在林敏明执行长的手机里,有将近200个服刑人员家属组成一个宝贝家园微信群,这个由家属组成的微信群,每天大家发的微信都是满满的正能量。一声轻轻的问候;一句浓浓的祝福;一个浅浅的微笑;一个深情的点赞都让这个群变得格外温馨。 我问:“敏明,如有人在群里发牢骚或者说些怪话,你会不会把他踢出群?” 林敏明摇了摇头,用非常肯定的口吻说:“不会,我们建这个群就是要为亲属们排忧解难,如果他们发什么牢骚,我们就知道他肯定遇到什么困难,就会帮他排忧解难。另外,我们建这个群的目的就是要让这些亲属团结起来,他们彼此之间的现身说法,能为其他亲属提供很好的借鉴作用。” 我深有感触地说:“看来,你非常看中亲属的作用和力量。” 林敏明点了点头。 这些年,红苹果公益在帮扶服刑人员未成年孩子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在他们看来,孩子要健康成长,离不开服刑人员家属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但服刑人员的家属内心其实也很脆弱,她们和孩子们一样,也需要帮助,需要支持。为此,红苹果公益设计开展了“亲职教育”,为服刑人员的家属提供专业答疑和帮助,建立宝贝家园微信群也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 在宝贝家园微信群呆的时间长了,服刑人员的家属们不仅建立起了对红苹果公益的信任,也建立起了对自己、对彼此的信任。渐渐地,宝贝家园微信群成了一个充满爱和活力的群。 2017年,群里有一个家属泉州的孩子因为逃学,怎么也联系不上,焦急如焚的家属便在群里发布孩子逃学的事情,并发布一张孩子的照片。 群里当地的家属看到微信之后,立即在各微信群和朋友圈里转发寻找孩子的消息,形成了爱的接力赛。同时,他们还主动出击,从孩子失踪地点入手,通过深入调查,追踪到孩子乘坐的车辆,几经周折,最终在晋江的某一偏僻角落找到了孩子。当家属在微信群里告诉大家,孩子已找到且平安无恙时。群里的成员们顿时松了一口气,他们纷纷点赞。通过这次“微信寻人”,彰显了宝贝家园微信群的向心力、凝聚力,满满的正能量。 这些鲜活的例子,都在传递一个信息:只要有一颗跟爱走的心,就一定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