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委书记陈万东调研啤酒小镇产业链项目中粮两片罐增资扩产项目。曾雅燕 摄
 百威雪津啤酒博物馆集智慧工厂、啤酒文化及高科技互动体验于一体。 朱秀花 摄
今年上半年,涵江区新增对接项目80个,其中产业类项目66个,总投资429.3亿元。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涵江区协调推动各条战线围绕“三大产业建链补强、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要求,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突出开放招商、强化项目带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今年上半年,全区新增对接项目80个,其中产业类项目66个,总投资429.3亿元。 紧密协作 走活招商一盘棋 7月24日上午,在涵江区食品产业园内,长城华兴玻璃迁建项目1号生产车间内部装饰装修已完成,6条生产线设备已全部进场。2号生产车间正在进行主体结构建设,1号原料车间装修完成75%,2号原料车间主体架构完成75%。首期11条生产线将于近日投产,36条生产线将于明年底全面投产。达产后,预计年可生产玻璃瓶21亿个,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可稳定创造就业岗位达1200个。 一个好项目就是一个增长点。涵江区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明确目标任务、压实各方责任,形成全区一盘棋的开放招商良好格局。 全面招商,“一把手”冲锋在前。今年以来,涵江区委书记陈万东参与招商项目洽谈对接16次,区长连向红参与洽谈对接17次,还赴省外招商。为招大引强,区里成立了开放招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设六条战线招商组和一个督查组,组建8个专班,研究谋划、统筹协调、组织推进相关产业招商以及招商项目的跟踪督促。各乡镇、街道、园区落实开放招商项目用地征迁、开工建设、过程服务、竣工投产等情况,并由区纪委书记领衔担任督查组组长,重点加强对全区各级各部门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精准监督各方面招商责任和政策措施的落实,确保令行禁止、步调一致。 涵江区招商服务中心负责人郭玉霖介绍,面对疫情影响,该区积极推广“不见面”招商,改“面对面”交流为“屏对屏”沟通,通过线上方式,加强与目标、意向、在谈及落地项目投资商的沟通联系,帮助投资商坚定投资信心。 这一创新举措也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在今年3月份的全市“云签约”活动上,涵江区参加签约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113.3亿元,涵盖能源、电子信息、食品加工、总部经济、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在4月份全省重大招商项目集中“云签约”活动中,涵江区参加签约项目4个,总投资546.3亿元。 龙头带动 补链强链兴产业 2019年12月,总投资500亿元的福建龙源风力发电项目落户涵江,将开发氢能、光伏发电、海上风电等新能源产业。目前,该区先行启动了总投资100亿元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漂浮式海上风电技术研发中心、智能运维中心、园区能源互联网项目等一期项目建设,投资100多万元在城区中心地带租用20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并按照投资方要求进行规划布局和装修配套,无偿提供用于开展项目各项前期工作。目前已制定《涵江区异质结电池创新发展产业园区发展规划》,投资商已完成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光伏发电规划报告编制,正在编制涵江海上风电场报告,进行屋顶光伏发电入户调查,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在莆田高新区,百威雪津迁建项目所在地也是啤酒小镇的核心区。占地1200亩、总投资28亿多元的百威雪津迁建项目落户三江口镇,为啤酒小镇建设带来契机。为激发“啤酒+”效应,涵江区突出发展壮大雪津产业链,在引进落地中粮两片罐、津贸物流、英博雪津科罗娜生产线、英博雪津百威大师、华兴玻璃、热电联产的基础上,今年新引进落地百威东南区域销售总部、食品电商城、国圣食品等重点项目。 7月19日,涵江区政府与莆田市振兴乡村集团、中核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啤酒小镇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规划用地面积2100亩,总投资80亿元,正式拉开了啤酒小镇的开发建设序幕。同时,正在加快引进落地年产60万吨的糖化生产线以及浙江销售分公司产能转移,洽谈引进年产2万吨的精炼线以及分别年产5万吨的贝克、时代、蓝妹啤酒生产线、百事可乐项目,力争把“百威雪津+百威东南”率先打造成为莆田首个100亿食品产业,将雪津工业旅游打造成为福建省工业旅游的示范标杆。 强化龙头项目带动,大力进行补链强链。按照六条战线部署,该区以电子信息、食品加工、机械装备三大主导产业为重点,以龙头项目为带动,围绕建成“涵江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基地”和“国家新能源产业创新示范区”目标,积极引进相关产业链项目。 “一个项目带动一批项目,龙头带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集聚效应日益凸显。”郭玉霖说,围绕全市“343”产业布局,涵江区创新以商招商、以情招商、产业链招商模式,做大做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新能源四大主攻产业。特别是补链强链强化投资拉动,促进开放招商转型升级。 此外,该区还加大“零地”招商促快速落地。利用依吨公司现有厂房引进高性能覆铜板产业化项目、高端线路板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其中高性能覆铜板产业化项目已于6月8日开工,预计年底建成投产。利用荣兴机械有限公司现有厂房,引进新能源汽车控制器箱体生产项目,正在进行基建施工,预计年内建成投产。 优化环境 招大引强扩平台 连日来,落户在涵江的福建点钢科技有限公司正积极有序地推进点钢网电商(简称Esteel)平台项目建设。该公司注册资本9.3亿元,是一家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面向黑色行业客户提供渠道扁平的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商。从2月6日注册落地后,福建点钢科技便着手有效开展业务,截至7月份已申报入统近10亿元销售额。 该公司的落地再次刷新了“涵江速度”。2月6日,涵江区仅用时一个下午,就为点钢科技办理了企业开办所有手续,40天内完成正式签约,创造了招商服务“涵江模式”。 为助力乡村振兴,涵江区大力引进深圳市农产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来涵投资建设莆田市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项目,总投资20亿元,目前已达成合作意向。获知项目线索后,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参与洽谈对接、用地选址、跟进服务各项工作,并指定分管副区长具体负责,同时将区位优势明显、周边配套齐全、报批手续完备的优质土地资源300多亩优先提供用于该项目建设。 对于重点项目,涵江区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促成项目快速落地。同时,为重点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帮助企业快速办理项目注册、办公选址等事宜,提供一站式“保姆”服务。要求各相关乡镇、街道、园区积极主动承接招商项目落地,指定专人负责,全过程做好“月嫂式”跟踪服务,促进项目用地征迁、开工建设、竣工投产等各项工作立杆见效。总投资16亿元的华兴玻璃迁建项目,实现“5个月交地、一年内建成、16个月投产”,为涵江区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助力。 优化环境,优无止境,招商引资不停步,只争朝夕抓落实。今年来,高性能覆铜板等22个项目实现落地,已引进落地康之诚食品电商城、雪津销售总部、莆田餐巴平台、福建恒钻科技、商城线上产业园等6个平台总部项目。同时,SMT产业园、智慧显示产业园、莆罐食品搬迁等28个、总投资103亿元的项目落地,拟于近期举行集中签约、落地开工活动;推动高新技术育项目,启动海丝“北斗+”产业园建设,打造全省首个北斗专业化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先期引进落地孵化企业不少于15家,后期带动30多家关联企业入驻;推广合力泰、HDT等定制式、标准化厂房建设经验,先期启动园区、港区2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推动总投资1.1亿元的齐轩智能机器人实验室等项目尽快落地。 项目舞动产业兴。凝聚强劲合力,下足绣花功夫,涵江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稳投资谋发展,激发出澎湃动力,在接续奋斗中谱写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新华章。 (记者 林晓玲 通讯员 林亦霞 编辑 潘彰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