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5 花生汤 
▲《厦门指南》(1931年) 
▲《新厦门指南》(1940年)
早时候,老人会给小孩出一条谜语,叫“顶开花,下结子,大人囝仔爱吃啊半死。”谜底就是“花生”。福建人会将花生做成各种食品、小吃。1931年的《厦门指南》中甜食杂品列出的第一项就是落花生汤。1940年出版的《新厦门指南》中记载了多种花生制成的小吃,当然也包括“花生汤”。 
▲民国鹭江道街景
早期花生汤多为流动摊贩,在鹭江道码头一带贩卖,物美价廉,深受大众喜爱。据老华侨回忆,抗战前在思明南路旁的二舍庙的花生汤也很不错。当时二舍庙有炸枣、五香和韭菜盒等美食,可能花生汤就是专门用来与另几样小吃搭配的吧。 
▲花生汤
提到厦门花生汤,就不能不提到一位叫“和哥”的人。1945年抗战胜利,他从泉州回到厦门,开始在厦门大街小巷里叫卖花生汤,由于所制花生汤清香酥烂,入口即化,吸引了不少回头客。1950年这位“和哥”出手盘下了中山路的一间店面,并以自己名字命名为“黄则和花生汤店”,一直延续至今。70多年来,“黄则和”历经公私合营、国营、又回到了黄家,不变的是海内外大众对它的认可和浓浓的家乡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