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文明发言,理性讨论!站长微信:rongshu630
查看: 1072|回复: 11

曾经的“北方香港”,如今经济困难重重,它失落的背后谁能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5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连/视觉中国


大连,辽宁省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号称"北方香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大连是第一个提出要以香港为样板建设的内地城市。当时的大连工商业发达、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十,是北方一颗冉冉上升的明珠。
不幸的是,此后的大连不仅没有拥抱自由经济、再创辉煌,反而率先走上了衰败之路,失去了整整20年。
今天的大连"北方香港"的风光已不再,经济地位持续下降,GDP总量排到了全国二十名开外。本文侧重分析大连的困局。

一、曾经的中国第二大贸易港
历史上的大连,还是一座偏居一隅的小渔村,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拥有不冻港的条件,1881年清政府将大连辟为军事海港,开启了大连的城市发展史。
1905年,日本从沙俄手中接管大连后,修建了大连港和连通东北大陆的南满铁路,使得大连成为东北唯一实现海铁联运的枢纽城市。


整个日据时期,由于实行了自由港制度,大连的对外贸易异常繁荣。东北的粮食、棉花、石油等资源产品通过大连港运往日本本土,而日本本土的工业产品也通过大连港-南满铁路运往东北各地。
1930年代,大连已成为北方最繁忙的转口贸易港,无论是工业规模、还是港口吞吐量,都是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贸易港。
"一五时期",大连强大的重化产是当时共和国推进工业化的重要力量。

1930年代的大连港


二、 改革开放后,领跑的北方明珠
到1970年代,大连已形成了完备的工业体系,造船、机械、化工、钢铁等重化产业产值在全国名列前茅。改革开放后,大连成为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享受灵活的开放政策。
1984年"神州第一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1985年大连成为计划单列市,拥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和搞进出口贸易的权力。

我国第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放的政策红利、雄厚的工业基础以及有日本殖民历史的大连,很快成为了北方对外开放的高地。
1993年,日本东芝公司在华第一家独资企业在大连建立。此后,日本客商纷至沓来,大连一举变身为日资企业在华投资的最大的聚集地。


1980-1990年这十年间,大连的GDP稳居全国前十,第二产业产值仅次于上海和天津,排名全国第三。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1992年,大连提出建设"北方香港"的设想,重点发展金融、旅游、服务产业,实现城市升级。
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重化产业一夜之间成为转型的障碍,被一一清除出市区,致使大连多年积累的工业体系遭到打击。
与此同时,为了国际化城市的形象,大连把工作重心放到了改造城市面貌上,开始热衷于兴建摩天大楼和宏大的基础设施,诸如亚洲第一大城市广场之类的建筑比比皆是。
大连的城建也因此领先国内其他城市二十年。然而,仅凭日新月异的市容市貌是不可能建成"北方香港"的,看似风光的90年代也是大连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亚洲第一大城市广场-星海广场


三、失去的20年
从2000年开始,大连的经济开始降速,也就是在这一年,大连被青岛超越,失去了北方第三城。
2003年在东北振兴的大背景下,大连提出"大大连"的战略,掀起了二次大基建热潮,并把一部分大学、企业往旅顺、普湾搬迁,力图扩大城市版图,以规模优势重塑大连发展。
产业上,大连重回重工业发展路线,扶持昔日"嫌弃"的石化、船舶和现代装备等产业。整个城市在摊大饼的发展思路下,造成沉重的财政支出负担,致使大连错过了调整产业结构的时机,最终被时代所抛下,失去了20年的发展机遇期。


大连没落,原因何在? 改革开放头十年正是中日蜜月期,此时的大连近水楼台先得月,有很大的先发优势,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曾说过:大连是难得的理想投资场所 , 它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途。
在时代大潮面前,大连抓住了第一轮外贸发展机遇期,承接了日本的产业转移。然而,尝到甜头的大连并未及时调整外贸结构,加大培养自主企业,仍是高度依赖日资发展。
2003年开始随着中日关系进入冰封期,大连外贸环境开始恶化,经济变得十分脆弱。
第二、战略摇摆不定。90年代初,大连提出的"北方香港"设想在当时无疑是先进的,然而生不逢时,那时国内的金融、高科技、互联网产业都尚未形成气候,工业化、城市化才刚刚起步,大连要想先于北京、上海,直接过渡到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系,显然是不可能的。
挫折之下,2003年大连又重回重工业发展路线,而此时,国内加工制造业发展如火如荼、互联网、高科技产业开始崛起,大连战略选择的错误,使其与现代服务业经济失之交臂。


2010年,再次受挫的大连提出"三个中心、一个聚集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现代产业聚集区)新战略,重新选择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只不过,此时的大连竞争力已不如往昔,要想从中突围困难重重。
第三、 改革不彻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大连是一座以国有经济为主的城市,国企一度占到国民经济比重高达60%以上。
改开头10年,在大力引进外资的作用下,大连形成了国企、民企、外资三分天下的局面。
然而,大连并未沿着改革的路径一直往下走,在重回"重工业"发展战略指引下,国企重新崛起,与时代发展的大潮背向而行,逐渐被南方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城市远远抛下。


随着东北整体经济衰退,大连迎来了投资不过山海关、人口外流的时代。如今,大连在北方的地位日渐式微,GDP不仅被青岛、郑州、烟台赶超,就连"东北一哥"地位也已摇摇欲坠。
未来的大连又将何去何从?

发表于 2020-11-5 09: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什么未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5 10: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和某人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5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大连真的很美,基础建设很好,去过一次,印象深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5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多年以前,泉州施曾带队去大连等地考察学习,那时候曾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时过境迁,当年被学习的对象,今天却渐渐掉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6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施 永  康取错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6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lhotfJ 于 2020-11-6 11:53 编辑

北方基本看不到未来。
不从产业,不从人文,不从政策,不从自然生态气候。。。。。思考。
我只说,光农村住房条件都看的出来。

发展的本质是什么?
不从政治,不从产业,不从金融属性,不从产业技术或科技。。。
发展的本质,就是解决《住的问题》 这是核心问题,也是重点问题,像吃穿行娱附带消费
北方都是一层瓦平房,
这对民营产业发展不利,一幢房子,能装多少产业经济,从集成灶,空调,冰箱,洗衣机,健康器材,家具,电视,。。。。
这背后就是经济和产业,财富与消费,人口与市场,资本与技术
北方的发展,不是政策,不是产业,根源是经济中《住》的问题还没解决

像福建,他要在农村建房,这带动了多少经济和产业发展。
这给社会就业和财富,带来无限可能。

当然城市化,也是解决城市住的问题,
像北方,以山东为例,过度的Z-F主导棚户开发,带来的经济问题,根本就不是什么产业没转型的问题导致经济下行。
根源是,农村住房条件没解决,城市化,ZF又建太多的棚改房,导致市场失序,
而农村住房条件不如南方沿海城市,又导致民营产业不具灵活和竞争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6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住的问题,驱动了经济,产业,技术,资本,市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6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想想,如果福建人,未来家家农村别墅,洋楼。。。豪宅,城市也买房了。
这会引发什么问题?或现象?
1、福建太有钱,拆迁,补偿,未来肯定多
2、福建人住房解决了,未来钱没地方使,就会去投资,存款也会增多。
3、有好的住房条件,就会追求好的教育,好的医疗,好的交通。。。。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现阶段,福建还是在解决,农村住房和城市住房,所以存款不高,花在其它方面资本也就少或紧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6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好的地方,往往带来高房价,而北方城市,除了省会,地级市基本溃败
就算省会,也是相对于南方省会差太多。
当然过高的房价,也会带来经济泡沫。

像东北城市化接近70%,房价按理,3万均价,5万均价

现实又是两回事,像沈阳Z-F主导棚改建房,建了多少房子, 这引发了小区域房价泡沫,鬼城叠起。
又遇上人口外流,产业下行,国企及 ZF负债,养老金亏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6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qlhotfJ 发表于 2020-11-6 12:03
经济好的地方,往往带来高房价,而北方城市,除了省会,地级市基本溃败
就算省会,也是相对于南方省会差太 ...

先生所言极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6 23: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经济的缩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GMT+8, 2025-7-5 13:12 , Processed in 0.07833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