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文明发言,理性讨论!站长微信:rongshu630
楼主: LYH9527

为什么说区区一千多年的泉州历史文化,远远逊色于两千多年的福州历史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23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泉州1号 于 2020-12-23 16:24 编辑
LYH9527 发表于 2020-12-22 23:50
靠你一个嘴的“唐末五代泉州人口比福州多”,
福州在北宋哲宗元丰年间就升为望州了,
你泉州在南宋淳祐 ...


唐末五代时期,中原战乱,很多名士闻说泉州环境安定,经济繁荣便纷纷南下。王延彬承父命在泉州建招贤院,招抚名儒硕士,引入韩偓,崔道融等一大批中原人才,当时的泉州呈现人才云集,文事活跃,“文物为十国之冠”。

“文物为十国之冠”是对当时泉州文化繁盛的一个形容词语,这是很显然的事。你不是说当时泉州属于未开化的蒙昧地带吗?

那你倒是说说唐末五代泉州属于未开化的蒙昧地带是出自哪段历史的记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3 20: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YH9527 发表于 2020-12-22 23:51
泉州甲鱼整天在古籍里抠字眼,拼命胡搅蛮缠,用这种低级弱智的流氓把戏来丑化福州,
结果折腾了十几年, ...

你这么说那我就再去天涯发个帖到处宣传唐代的泉州是怎么使用虐榕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3 21: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泉州1号 于 2020-12-23 23:26 编辑
LYH9527 发表于 2020-12-22 23:50
靠你一个嘴的“唐末五代泉州人口比福州多”,
福州在北宋哲宗元丰年间就升为望州了,
你泉州在南宋淳祐 ...


《元丰九域志》卷九:
福州户数:户主十一万四千六百三十六,客九万六千九百一十六。合计:21万1552户。

建州户数:户主六万九千一百二十六,客十二万七千四百四十。合计:19万6566户。

泉州户数:户主十四万一千一百九十九,客六万二百七。合计:20万1469户。


注:这里的户主指的是有房屋,有田地产业的人口。客指的是没有房屋没有田地,租用地主的地,寄居他人房屋的最底层人口(就像奴隶,乞丐)。

可以看到宋元丰年间,泉州跟福州的户数都差不多,都突破了20万。但是泉州有房产有田地的户数有14万多。福州只有11万多。福州没有房产没有田地的最悲惨的底层户数有9万6千多,泉州仅有6万左右。建州更惨,没有房产田地的户数几乎是有房产田地的两倍,百姓太穷苦了,真悲惨。


这就是福州吹嘘的宋元丰年间的人口?这就是你吹嘘的富裕福州与自古最穷的泉州??还有优越感吗?一群奴隶的自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4 09: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YH9527 发表于 2020-12-22 23:50
靠你一个嘴的“唐末五代泉州人口比福州多”,
福州在北宋哲宗元丰年间就升为望州了,
你泉州在南宋淳祐 ...

从正史记载可以看出唐朝后期至唐末五代以及宋朝初期泉州人口都比福州多,北宋中后期的元丰年间福州人口追上了泉州,人口在地区开发初期是绝对的发展指标,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因为宋代福建人口激增,人口太多已经成为负担了,福州在北宋时人口发展了,但是经济开发没跟上,导致百姓太穷苦了,所以可以看出北宋元丰年间福州有房有田的比泉州少,没房没田地的比泉州多,这样的人口已经是个累赘了,你还想拿这个出来吹嘘福州自古强盛??泉州自古穷?乞丐还想笑富翁穷?


这种情况的典型代表就是土地耕地少,又缺少如大港口贸易经济产业支撑的莆田,北宋元丰年间每五户莆田人家其中如果三户有房有田地,就有两户是没房没田地的,所以自北宋起莆田人开始大批移民潮汕找土地开发维持生存。


继续含泪吹吧,还吹得下去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4 17: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4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泉州1号 发表于 2020-12-23 08:50
这不要脸的程度真的配得上缩头龟的称呼

被郑成功暴打:那都是将军无能,不关我的事。战胜了残损的 ...

看看,这就是泉州甲鱼的搞笑嘴脸,老鳖壳奇厚无比,难怪吹牛造假了十几年,不但没见泉州越来越牛逼,反正活活吹死了“天下无敌”的泉州民营

白痴人做无聊事,任你拼命歪曲历史,满嘴胡说八道,又岂能撼动福州分毫?
再过十几年,估计泉州要被福州甩得无影无踪,迎接宁德的强劲挑战。


吹牛逼之前,先搞清楚状况,别把观众都当白痴。
就算能被你那满嘴胡说八道的假历史给骗倒的,
基本都是智力跟猪没什么区别的货色
你指望靠这种智商赛猪的货色去跟你合伙丑化福州,不失败才是见鬼了。

吹牛逼之前,先搞清楚状况:
你嘴巴里那个“军事实力宇宙无敌”的郑成功,他是在大陆混不下去了,丧失了在大陆的一切据点,才被迫跑去台湾的。
台湾那时候穷得要死,还不是什么“亚洲四小龙”,经济开发程度低得吓人,比福建差多了。
要不是因为走投无路,谁会跑去那种近乎荒岛一样的地方立足?
台湾当时的经济水平,连吃饭都是问题。


郑成功还活着的时候,“五虎大将”被满清八旗击杀了两个,施琅投降。
五个虎将,没了三个。拿什么跟人才济济的郑经时代相比???
郑经时代的悍将冯锡范,文韬武略,超群绝伦,放在郑成功时代谁能匹敌???


郑成功兵力最多的时候17万,
瓜州之战,他遇到的都是满清从没打过海战的庸才,消灭满清八旗两万人,
但随后的南京反击战被打得大败,最终退守台湾的不到十万人。


公元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能调动的机动兵力只有25000人,
能看出南京反击战的损失相当大,基本是被打光老本,没有多少机动兵力了。
25000大军围攻区区1000荷兰兵,竟然苦战了整整八个月;
拿什么跟兵力雄厚、短时间就席卷闽地四府的郑经时代相比???


郑经时代是名副其实的明郑势力的巅峰,
无论是人才队伍、兵力、版图、财政,
没有一样是颠沛流离的郑成功时代能比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4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泉州1号 发表于 2020-12-23 20:36
你这么说那我就再去天涯发个帖到处宣传唐代的泉州是怎么使用虐榕针的

尽管去,没关系,千万别客气。天涯现在没人气的。
摆渡、某逊和某易的评论区才是主战场,
闲着没事就去那里看惠安人、晋江人、南安人在那痛骂三亩市侩,更有乐趣。
只怕你这些胡编滥造的胡说八道,还轮不到福州人来痛批,
就已经被惠安人、晋江人、南安人骂得狗头开花了
我在那经常插不上话的,看你们忙着咬来咬去,异常欢乐
你试试在那拉惠安、晋江、南安的成就来吹牛,看桑老麻子一众孝子贤孙喷死你个三亩骗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4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泉州1号 发表于 2020-12-23 21:45
《元丰九域志》卷九:
福州户数:户主十一万四千六百三十六,客九万六千九百一十六。合计:21万1552户 ...

这又是你这货凭空发明出来的胡说八道“伪历史”:“古代有户籍的全部都是富人,流动人口一律是乞丐奴隶”

宋朝本身是古代工商业最发达的一个朝代,有大量的商业流动人口,
走南闯北的商人也是“奴隶乞丐”?
什么胡说八道的“伪历史”


就按照你嘴巴里的《元丰九域志》第九卷
对比下当时的福州和泉州:


宋朝的县城按照人口规模,
划分为“望、紧、中、中上、下”五个等级;


宋朝福州(七个望县、二紧县、三个中县)
(望)长溪一个玉林盐场、一个银场;
(望)古田有一个宝兴银场、有一个金场;
(紧)永泰,有黄洋和宝德两个银场;


宋朝泉州(二个上县、四个中县、两个下县,宋朝泉州没有望县和紧县)
(中)永春有一个倚洋铁场;
(下)清溪有一个青阳铁场;
(下)德化有一个赤水铁场;
宋朝泉州没有望县和紧县;
宋朝泉州没有金银场,是全福建省经济最落后的地方。


宋朝的福州县城简直就是满地金银,
而且金银交易汇集的地方都是全福建省的人口大县;


宋朝的泉州只有寥寥几个人口中下县有铁制品交易,
二者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不知道你有什么可碰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5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LYH9527 发表于 2020-12-24 22:33
看看,这就是泉州甲鱼的搞笑嘴脸,老鳖壳奇厚无比,难怪吹牛造假了十几年,不但没见泉州越来越牛逼,反正 ...

你可以去发个帖说明郑的鼎盛时期是在郑经带领的那群年老的老兵残将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5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LYH9527 发表于 2020-12-24 23:56
这又是你这货凭空发明出来的胡说八道“伪历史”:“古代有户籍的全部都是富人,流动人口一律是乞丐奴隶” ...

又把脸伸过来让泉哥打了
《元丰九域志》记载泉州户数突破二十万,但为何没有一个望县?  
《元丰九域志》记载的户数不及泉州一半的下邵武军为什么四个县都是望县??
户数远不及泉州的下州漳州为什么四个县全是望县?

所以他们都比泉州发达吗?想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当时泉州户数人口主要集中在泉州城郭内外坊区,而不是集中在底下各个县的乡村,宋代泉州城内外拥有这样多的人口,可见当时的泉州城有多繁荣多富庶。
早在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之前的北宋皇佑年间(1049--1054)泉州城规模就已经非常的宏大,陆守在《泉州修城记》中说道:"“泉州城内画坊八十,生齿无虑五十万”光泉州城内就有这等人口规模,当时泉州城的发达繁荣在福建是绝对的老大。
元丰年间紧接着的元佑二年(1087年)十月,朝廷在泉州置市舶司,在泉州直接管理对外贸易,这是泉州代表福建站在世界港口贸易顶峰的一个重要标志,朝廷都被泉州的强大繁荣给征服了,不得不在泉州设立官方市舶司管理庞大的对外贸易。

你这是自己主动在说明北宋时期泉州的人口多集中在城里,福州主要就是乡下乡村人口多吗? 特意强调一下乡村对比城市的优越感? 乞丐笑富翁?还是为了强调一下宋元时期福建最繁荣的老大确实就是泉州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5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泉州1号 发表于 2020-12-25 11:10
又把脸伸过来让泉哥打了《元丰九域志》记载泉州户数突破二十万,但为何没有一个望县?  《元丰九域志 ...

你点的“打泉棒法,天下无犬”套餐来了,
来,犬头伸过来,让闽东爷爷把你狗脸打开花。
睁大眼珠子看看,《元封九域志》的原稿,
看你那三寸狗舌怎么胡搅蛮缠,怎么把下县吹成望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5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泉州1号 发表于 2020-12-25 11:10
又把脸伸过来让泉哥打了《元丰九域志》记载泉州户数突破二十万,但为何没有一个望县?  《元丰九域志 ...

靠你一个嘴的“古代漳州不如泉州”,
漳州古代一直比泉州强太多,近代畸形扶持泉厦,漳州才衰落了而已。
古代三亩烂泥小泉何德何能,跟闽南最大的平原城市漳州相提并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5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泉州1号 发表于 2020-12-25 11:10
又把脸伸过来让泉哥打了《元丰九域志》记载泉州户数突破二十万,但为何没有一个望县?  《元丰九域志 ...

被你这种吹牛狂吹上天的市舶司,其实只是宋朝仓司的一个下属部门而已。
而宋朝福建仓山的驻地在南平。
宋朝泉州能否强于南平,不好说。基本是比不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5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LYH9527 发表于 2020-12-25 11:18
你点的“打泉棒法,天下无犬”套餐来了,
来,犬头伸过来,让闽东爷爷把你狗脸打开花。
睁大眼珠子看看 ...

这些生产的金银是归朝廷所有,还是由当地百姓直接拿去瓜分了? 一群最底层的苦力都能被你吹成淘金者了,苦力们这些金银钱生产好后记得要马上运到泉州去用来贸易使用啊
复制你的后半帖高论如下以方便打脸
======================================================
(望)长溪一个玉林银场;
(望)古田有一个宝兴银场、有一个金场;
(紧)永泰,有黄洋和宝德两个银场;
宋朝泉州也没有金银场,宋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泉州都是全福建省经济最落后的地方。
然而宋朝福州的县城简直就是满地金银,
而且金银交易汇集的地方,全是当时全福建省的人口大县;
然而宋朝福州的县城简直就是满地金银,
而且金银交易汇集的地方,全是当时全福建省的人口大县;
然而宋朝泉州只有寥寥几个人口中下县有原始蒙昧的铁制品交易,
二者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


=========================================
1、当时福州的金银场是设在今宁德的霞浦,古田跟福州最偏远的永泰这三个地方而不是福州核心区的闽县,候官县,你所谓的有金银场的地方就是金银交汇的最富裕满地金银的县城,那么当时福州最富裕的不就应该是今宁德的霞浦、古田以及福州最偏的永泰了??
这高论不是在自我打脸吗?


2、《元丰九域志》记载户数还不到福州一半的邵武军所辖四县均有金银场,邵武三银场,归化一金场,一银场,光泽一银场,建宁三银场,邵武军金银场共计有9个,福州金银场共计5个,户数不及福州一半的邵武军金银场几乎是福州的两倍。也就是说邵武军比福州富裕好几倍?  又被泉哥打脸了吧。


因为没有苦力的金银场所以泉州是宋朝经济最落后的地方?
这脸被打得都肿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5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LYH9527 发表于 2020-12-25 11:24
被你这种吹牛狂吹上天的市舶司,其实只是宋朝仓司的一个下属部门而已。
而宋朝福建仓山的驻地在南平。
...

宋朝福建仓司的长官见了蒲寿庚敢大声说话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GMT+8, 2025-7-6 11:41 , Processed in 0.07311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