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文明发言,理性讨论!站长微信:rongshu630
查看: 1232|回复: 2

——恒大爆雷!负债近万亿!大举出售资产,恒大开启断臂求生模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16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unnyZZ 于 2021-8-16 20:27 编辑

大举出售资产,恒大开启断臂求生模式


2021-08-12 15:20


财经十一人关注

持续一年、不断发酵的恒大债务危机走到了新节点。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olor=rgb(39, 40, 45) !important]财经十一人(ID:caijingEleven),作者:王博、张光裕、刘丁、尹路,编辑:马克,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持续一年的债务压力之下,许家印终于决定让渡恒大系上市公司股权来缓解压力。

8月10日,中国恒大(3333.HK)、恒大汽车(0708.HK)、恒大物业(6666.HK)同时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恒大集团正在接触潜在独立第三方投资者,探讨出售包括但不限于恒大汽车及恒大物业的部分权益。

界面新闻8月9日的一则快讯称,多家国企和民企正与恒大就在香港上市的恒大汽车和恒大物业入股事宜进行深入洽谈,预计合作很快就会落地。

另有路透社报道称,恒大同时在试图出售一批深圳的城市更新项目。

恒大公关部门对此回应,不能透露第三方投资者具体为哪些机构,一切以公司公告为准。

一位资管公司财务总监认为,“第三方投资者”说明有意与恒大洽谈收购、入股事宜的公司不是恒大系的股东、投资人,这意味着老股东不会再增资。

受利好消息影响,恒大系股票连续反弹三天,从8月9日开盘到8月11日收盘,中国恒大涨幅22%,恒大汽车涨幅18.5%,恒大物业涨幅45.4%。

2021年初,中国恒大和恒大物业的市值都突破过2000亿港元,恒大汽车市值更是接近过7000亿港元,但到8月初已跌至700亿港元、550亿港元和1300亿港元左右,合计蒸发市值逾8000亿港元。曾经的利润之王恒大,今年成为市场最为瞩目的风险对象。

恒大此前已采取增发新股、打折售房、回笼商票、出售资产等多种手段缓解资金压力。6月22日、8月1日,恒大分两次出售旗下影视公司恒腾网络19%股权,筹资约77亿港元。

7月30日,中国恒大将所持有的深圳市高新投集团约7%股权出售给万科旗下公司,但未披露交易金额,该笔股权的原始出资额为9.81亿元。

1月24日,恒大汽车曾以每股27.3港元的价格,向6名投资者定向增发9.52亿股新股,募集260亿港元的资金,锁定期12个月。

财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中国恒大有息负债总计5700多亿元。但市场相信整个恒大系的负债远不止于此,并且相当部分的负债是在财报之外。


一、广州城投、万科入局

最有可能救恒大的是万科和广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下称广州城投)。

《财经》记者获悉,万科正在参与交易相关的谈判,是潜在买家之一。而且,万科关注的标的不仅限于恒大物业,他们也在研究恒大汽车的相关资产。

《财经》记者还获悉,广州城投的员工已在为可能发生的交易做准备工作,既有资金上的准备,也有接手某些业务的准备。

广州市有6个城投平台,除了广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还有广州交投、广州地铁、广州水务、广州环保等。这些公司在日常语境里常被用“城投”来概称。

《财经》同时了解到,广东省政府尚未就国资入股恒大事宜做过讨论和部署。

一位广东省国资委相关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在他的分工范围内,目前没有听到任何有关参与恒大资产和债务重组的消息。

另一位熟悉政府工作规程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广东各城投公司手握大把资金,省政府也充分下放权力,城投公司可在市场上自由寻找合适的投资标的,但这仅限于纯商业行为。“如果是政策性的政府救市行为,政府内部肯定要提前讨论,统筹安排。”

市场也有传言说,与恒大谈判的还包括广州越秀金融控股集团(下称越秀金控)等地方国企,以及华润、保利等央企。

《财经》记者分别向以上公司做了核实。

华润相关人士对消息表示惊讶,称完全没有听说过。越秀金控相关中层管理人士均表示,没有收到过公司的任何相关指示,本人也是从公开渠道得知相关信息。

8月11日下午,越秀金控在投资者平台官方声明,公司目前业务不涉及恒大集团,也没有参与恒大集团的资产重组。

截至发稿,保利集团没有明确回复《财经》记者的问询。





 楼主| 发表于 2021-8-16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恒大汽车恒大物业谁更好卖

从公告来看,目前恒大主要准备出手的是恒大物业和恒大汽车的股权与资产。

但恒大汽车的资产质量,恒大物业的引战方式,很难让投资人从股权下手。

一位国有车企战略部负责人对《财经》记者分析说:很难想象有人会去接盘恒大汽车业务。其产线都是按照宝马奔驰等豪华车型设计的,不实用。也不可能有人出资支持恒大的地产商造车模式,就算出资,也必须取得业务主导权,不会做小股东。

由于拖欠供应商货款,恒大汽车旗下公司陷入多起法律诉讼,大部分是合同纠纷。如果入股恒大汽车,就需考虑为恒大汽车历史包袱买单,包括每年的财务费用、折旧、摊销等经营费用。

根据公司公告,恒大汽车2020年亏损77亿元,2021年上半年,预计亏损48亿元。2020年底,恒大汽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9.6亿元。

实际上,恒大汽车已资不抵债。

2020年底,公司总负债1559亿元,总资产1501亿元,扣除2亿元少数股东权益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权益为-61亿元。

由于依靠巨额负债发展,恒大汽车2020年财务费用达27亿元。频繁收购,也让恒大2020年商誉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达到10亿元。

此外,恒大汽车在各地兴建工厂,2020年固定资产折旧支出为5亿元,且短期内无法形成真实生产和销售。

恒大汽车的研发开支计入了无形资产,2020年其无形资产已经积累到102亿元,未来将陆续转入无形资产摊销,成为每年的经营成本,2020年无形资产摊销为4亿元。

也就是说,恒大汽车每年的固定支出合计至少46亿元。

相比造车业务,恒大汽车旗下的土地更有价值。2020年底,公司财报上计入的土地使用权为42亿元。

因此,投资人看中的很可能只是恒大汽车的土地资产。

恒大物业虽然财务基本面比汽车好,但如果交易模式是出让少数股权,而非出售资产,那对头部地产公司的吸引力会降低。

头部公司收购物业资产,更青睐控股模式。如近期万科子公司万物云(曾用名:万科物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并购了阳光城的物业资产,就是要了控股权,并向阳光城子公司阳光智博全体股东增发了4.8%的万物云股份。

规模是物业管理行业的核心指标,中国物业公司版图划定正在进入最后争夺期,拥有的在管面积越多,意味着将来有更多的可持续增长空间,在资本市场也有更多故事可讲。

去年以来,碧桂园、万科、融创不停在财务出现危机的房企手中扫货,若恒大愿意出售全部物业资产,应该不难找到买家。

2020年,恒大物业营业收入105.09亿元,同比增涨43.31%;毛利润40.06亿元,同比增涨128.26%。属于优质资产。

截至2020年末,恒大物业总合约管理面积约5.65亿平方米,覆盖22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及香港,共290个城市。其中,广东、海南、江苏、浙江、湖南等热门大省都是恒大重点布控的区域。

除了恒大汽车与恒大物业,据《财新》报道,中国恒大也从6月初开始筹划出售地产资产,但只出售项目公司资产,不涉及上市公司股权。由于中国恒大不愿意亏本抛售,交易至今未能敲定。

恒大相关人士表示,对市场传言不予置评。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恒大物业的在管面积分布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16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业内称“闻恒大色变”:恒大商票转让打上5-7折还不一定有人收


新浪财经
发布时间: 08-1009:50新浪财经官方账号,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来源:财经自媒体


来源:显微故事


上个月,广发银行宜兴支行申请冻结恒大子公司1.32亿元资产的新闻在市场流传,高负债的恒大再度引起关注。


近2年,恒大负面新闻缠身,拿地骤减、股价下跌的背后,关于恒大破产重组的消息不绝于耳,这也负面也引发了一系列关于恒大的质疑:期房是否会烂尾,资金链是否会断裂。


在知乎上,有恒大的员工称因为拖欠款项,协议酒店已经不让恒大员工入住;有质疑恒大管理官僚导致如今积重难返的;有员工表示收入大打折,称“公司不行了的”。


这些负面背后,等不到恒大的正面回应。市场也对恒大失去了信心,过去一年中,恒大的股价由22元左右,一路下跌至7元附近。


恒大的危机到底由何而来?是房地产行业的日薄西山、还是一个深埋在恒大发展历史里的隐形地雷?


本期显微故事讲述了一群恒大员工、地产从业者的故事,他们之中:


有的人曾是恒大置业顾问,曾经一度为了增加楼盘到访率、保证业务完成“恒房通”里规定的目标,不惜给住在附近、不打算购房的大爷大妈赠送鸡蛋吸引他们来楼盘看房;


有的人曾负责恒大营销,领导要求她为了传播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要把“传单发到每一个垃圾桶”才算工作完成;


还有的人是恒大业主,几年前被恒大的品牌光环吸引,购置了一套房产,交房时才发现承诺的装修货不对板,同等地区的楼盘几年内涨幅已跑过恒大。


在他们身上,除了亲历恒大这些年,也有另一些值得让我们思考的问题:


当一个行业高速发展时期宣告结束后,那些趁风口而起的人,该如何落地。


以下是关于他们的真实故事:


作者 | 杨佳


为了到访率,给大爷大妈送鸡蛋


“在恒大呆越久,越觉得地产行业套路深”


Lee 29岁 恒大置业顾问


2019年开始,我就开始觉得房地产不好做了。


那时万科罕见地先发出“我们要活下去”的信号,紧接着行业内就有不少人都在谈,“地产撑不下去了”。




图 | 当时刷爆地产圈的万科“活下去”(图片来源于网络)


紧接着2020年初,恒大开始打出房子75折的广告。


这个打折在大城市其实是营销手段,先涨价、再打折,但在三四线城市,恒大的折扣是实打实的,确实是降价甩卖,但“千人哄抢、日光盘”的局面再也没有出现。


最让我感觉恒大待不下去的是在今年,公司内部规定没业绩就没提成,还让我们销售房产以外的理财产品。


我心里隐约地觉得恒大不太靠谱,有些期房可能会烂尾,现房可能不能网签。因此,每次朋友推荐我房子的时候,我也会隐晦提醒他们多看看别的盘,


“别的公司楼盘不香吗?”






图 | 各地已经有停工(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恒大出现目前的危机,我是一点也不吃惊的。


2015年,我进入了房地产行业,一开始由于学历不高,在武汉当地的地产网站做编辑,次年找朋友推荐进了恒大做置业顾问,底薪6000元,还有各种补贴。


当时地产还属于黄金时代、房价开始暴涨,处处都是“楼王”、“日光盘”,还有不少朋友在我入职前就套近乎,想问我有没有提前帮他们“锁定房源”的资格,因而,这笔工资加上售房佣金,我的小日子过得很滋润。




图 | 当初盘子多大,如今维权声多响(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随着在恒大工作时间越长,我逐渐发现这个公司并不如外表看起来那么光鲜。


首先,所谓的置业顾问干的就是普通销售的活儿,当房子不愁卖的时候,大家都吃得到红利,但短板也很明显——大盘不行的时候,你再努力也无法突破职业天花板。


此外,就是恒大的营销套路让人干得很心累。


恒大比较常见的套路是,选买偏远郊区便宜的地,然后利用恒大自身品牌抬高溢价。


比如,2018年四川某地棚户区改造,周边房价5000元左右,等恒大开盘就联手碧桂园一起宣传,开盘价就7000多元。


为了让高价更站得住脚,恒大也很喜欢推“精装房”。通过成本更低的装修材料,每平追加1500元至2000元的精装修费用,结果每到交房我们就要和业主扯皮。


许多业主会来售楼中心指责我们“货不对板”,争吵、坐在大厅哭,拉横幅比比皆是。但更多心有不满的业主,都是选择吃哑巴亏,收房后砸了重装的。


更让我疲惫的是,全员卖房、强制营销、虚假广告无处不在。


恒大内部有个销售系统叫恒房通,每个销售都必须安装,并通过该系统结算售房佣金,每单2-3万元不等。




图 | 恒大员工在网上曝光“恒房通”考核,到访率影响实际收入(图片来源于网络)


到访率是衡量我们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每人每周至少要带30个左右客户看房,营造出房源抢手的感觉,如果无法完成指标就要扣工资。


我所在的盘比较偏远,面对的人群都是一些大爷大妈,为了吸引这群人,我一般会买些鸡蛋,承诺他们来了就能领。


后来附近的楼盘都扎堆开盘,当地的大爷大妈都被各种销售“疯抢”。为了完成业绩我不得不去找黄牛,来一个就给20元钱。


除了线下造假,线上我们也要营造出恒大房源抢手的感觉。几乎每个销售手里都有好几个账号,互相转发公司发的营销文、给朋友圈点赞,这些都会记录在我们的考核里。




图 | 恒大出品的恒驰汽车(图片来源于网络)


前段时间恒大又开始说自己要造车,我心里对这家公司就更没底了。


前有贾跃亭,再加上公司各种细节上粉饰数据,我一度觉得造车这件事更像是给外界作秀,毕竟做假也可能出现在这条线上。


在这样的泡沫狂欢中,公司走向末路难道不是必然的?


背十几斤传单,养活9万员工


“生不去恒大,死不去万科,生死不去碧桂园”


苏唯 前恒大渠道员工 32岁


我们地产行业里有句话,“生不去恒大,死不去万科,生死不去碧桂园”,说的就是这三家地产公司压力大,尤其是营销口。


恒大营销部压力大已是“公开的秘密”——整个恒大集团接近9万名员工,就靠着地产板块卖房子、回收资金养活。


2016年,我加入恒大渠道部,先后做过恒大渠道的电开和拓客专员,前者主要做电话销售,后者在楼盘附近发传单。


大部分恒大的楼盘选址都不在市中心,但这不妨碍我们依然每天要发几十斤传单。领导还说,


“垃圾桶里面没有我们的传单,就是没发到位“。


营销固然重要,我们也努力去做了,不过恒大依然出现现在这个局面,真的不是我们的锅。


在我看来,公司想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GMT+8, 2025-7-4 21:11 , Processed in 0.07936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