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适时推进区划调整优化 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泉州市正处于城镇化中后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特点:城镇化进程进入提质换挡阶段、城镇空间布局进入优化提升阶段、城市发展进入深化转型阶段、城乡融合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我市作为福建重点建设的中心城市之一,市域范围内的农村人口和市外人口还将进一步向中心城市集聚,但与此同时,也会有部分市内人口迁移到厦门、福州或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热点城市。中心城市将在新型城镇化中扮演更加突出的引领和支撑的角色,适时推进区划调整优化,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做大 城市体量、做优城市品质、增强集聚引领辐射带动能力,增强中心城市对本地和外来人口人才的吸引吸纳能力,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泉州规划中心城区 常住人口规模300-500万人 未来,泉州将构建完善的城镇协调发展结构体系。
顺应人口向中心城区、县城集中趋势,按照"做强主城、做精县城、做优镇街”的发展思路,完善"中心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特色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形成以环湾中心城市为核心、县城区为支撑、小城市为极点、重点镇为骨干的"1+5+22+N"市域城镇结构体系。
做大做强环泉州湾中心城市
>>>加快提升中心城市发展能级
面向2035年建成"人口500万人、建成区500平方公里”环湾城市规模,坚持做强功能、做大产业、做优服务,形成"两主三副"的中心城市发展空间格局,加快集聚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现代服务、国际合作等高端功能。以东海城市中心区(CBD)(包括东海金融商务区、东海总部经济区等)、高端商务会展中心(包括东海商务会展中心、晋江国际会展中心、滨江商务中心、石狮服装城轻纺城、晋江市第二体育中心周边商贸中心、泉州展览城、晋江SM国际展览中心、国际轻纺城、晋江鞋纺城等)、江南新区国际商贸综合体、阳江新城等为抓手,加快形成环湾商务核心区。打造高品质消费商圈、生活服务圈,汇聚辐射全市的优质教育、医疗、养老资源。提升中心城市统筹基础设施布局能力,加快建设城市快速公交、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基建",推动基建重心向市政基础设施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