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值班,从泉州的角度来谈一下我对福厦泉的竞争的理解。大家不知道有没有看过商业上一个著名的理论叫着“二元法则”(二元法则大概意思是就是在一个充分竞争的领域都最终只能存在两个有实力的玩家,其它玩家将被淘汰)。这个法则其实不只对商业竞争适合,很多竞争领域都可以用这个法则来从宏观上判断事物的发展规律和方向。从这个角度出发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福建必然没有三大中心城市,只能有两大中心城市获得优先发展权。从目前来看很可惜的福州必然占据了一个名额。这也是从地理位置和福州做为福建省会城市决定的,我们暂时也无法改变。现在重点是泉厦谁将获得这仅剩的竞争名额,从而获得优先发展权,并最终代表福建南部与福州进行最后的竞争。(二元法则并不是二元稳固,而是二元竞争,最终二元也需决出一个来,这是长期与短期的关系。) 从前面发展情况来看,厦门明显占据了先发优势地位,但泉州还没被拉下,因为闽南内部做为一个小的整体区域,也适用于二元法则规律,这也是为什么在厦门的高压下(不管是政治地位还是经济地位)泉州可以一直紧紧咬住不被拉太远。但现在不一样了,福建发展到现在,市场的容量已经不能再支持3个城市高速发展了,你可以理解为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已经要求福建必须撤掉一个中心城市了,而这个最先被淘汰的城市将会是谁了? 第一步就是泉厦的竞争,输的将被淘汰进历史的长河里,所以这是一场生死之战。城市也是有本能的,泉州的改区的呼声,可以理解为泉州做为一个城市生存本能的反应。为什么现在呼声这么高了,因为现在不改就是等死。而论坛上近期突然出现各种厦门反串泉州,抹黑泉州,其实也只是厦门做为城市生存受到威胁本能反应而已。虽然可恶,但如果看穿了,淡然看之即可。 最后说一下,从晋江的角度怎么样在这场三城市生死之争中进行选择权衡。我觉得从对自己城市有利的角度出发,永远是正确的选择。我个人倾向于晋江在保证自己利益的前提下,融入大泉州。并最终成为泉州的中心核心,取代厦门目前的地位,和福州构成一起福建稳定的二元。至于福泉之争,那应该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了,准确看好当前的格局,并做出正确的选择,才是当务之急。 为什么选融入泉州,而不像某地某人选报跟着厦门跑了?我理由有二。一是晋江留在泉州是可以有机会成为泉州真正的核心,代表泉州的。历史上也是这样的。而跟随厦门,这个机会为零。二是从改区的角度出发,晋江改为泉州的一个区,只要泉州争取是很大概率的。而晋江改厦门的一个区,我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永远都不可能。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知道厦门是永远不可能真心实意希望晋江发展起来的。三是厦门做为一个计单城市,本质上厦门的发展和福建的发展是相冲突的,从这个角度看,虽然厦门是计单城市,但福建支持泉州做大做强是大概率事件,也是有利于整个福建的。有些人可能会说厦门的发展会有溢出效应,泉州是受到一定好处的。(就是前店后厂理论啦)。但我想说的是,泉州可以全都要,不需要别人溢出。谢谢!!! 福泉之争就暂时不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