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文明发言,理性讨论!站长微信:rongshu630
查看: 274|回复: 1

“浙南三市”为何比不过“闽南三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3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浙江和福建这对“友好邻居”,常被称为大陆各省间和谐相处的典范。


这两省虽地域不大,人口适中,但却因高度发达的民营经济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
尤其是闽南和浙南,这两片南方热土在文化、饮食、甚至语言上都存在许多相似之处。
然而,当我们将闽南三市(泉州、厦门、漳州)与浙南三市(温州、台州、丽水)放在一起比较时,却发现它们在发展水平上存在不小的差距。
一、经济表现:闽南的“全面碾压”

2023年数据显示,闽南三市的GDP总量达到25966亿元,人口1926万,人均GDP为13.48万元。
而浙南三市的GDP总量为16934亿元,人口1899万,人均GDP仅为8.91万元。
这一组数据表明,无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均GDP,闽南都遥遥领先。
特别是泉州作为“福建经济第一城”,其民营经济的规模和活力让人印象深刻。而厦门作为副省级城市,更是在金融、外贸等领域表现抢眼。
相比之下,浙南三市虽然温州、台州也因民营经济而闻名,但丽水整体经济发展较为滞后,拉低了整体平均水平。
二、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天壤之别”

高等教育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在这方面,闽南显然占据了更大的优势。
厦门大学不仅是全国顶尖学府,更因“南方之强”的科研实力在国际上有一定声誉。华侨大学、集美大学等高校虽不是“985”“211”级别,但也是区域名校,为闽南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
反观浙南,虽然温州医科大学在医疗领域表现不错,但整体来看,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匮乏严重限制了该区域的人才吸引力和发展潜力。
三、财政收入:闽南的“领跑”与浙南的“追赶”

财政收入是衡量地方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
2023年,闽南三市的财政收入总计1791亿元,其中厦门财政收入独占鳌头,反映出其强大的产业基础和税收能力。
而浙南三市的财政收入为1302亿元,虽然总量不敌闽南,但差距并没有经济总量那么显著,这也说明浙南区域内的经济活力同样不容小觑。
浙南与闽南差距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1.区位因素
闽南三市地处福建东南沿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特别是厦门,作为对台交流的桥头堡,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为经济和文化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
而浙南三市距离浙江经济核心的杭州、宁波较远,相对边缘化的地理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资源的集聚能力。
2.历史文化影响
闽南自古以来就以“敢拼会赢”闻名,侨乡文化和“下南洋”的传统造就了泉州、厦门、漳州在外贸、侨资经济方面的独特优势。
而浙南的温州虽同样以经商闻名,但文化氛围上与闽南相比略显内敛。
3.产业结构差异
闽南以先进制造业、外贸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特别是厦门,在新兴产业和跨国贸易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
而浙南则更依赖传统制造业和轻工业,虽然灵活性强,但产业升级的步伐相对较慢。
结语:从区域竞争到互补共赢
尽管浙南在经济总量和教育资源上略逊一筹,但其民营经济的创新能力依旧不可小觑。
而闽南作为福建最发达的区域,不仅在省内领跑,更在全国范围内展现出不俗的竞争力。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浙南与闽南的差异不仅是一场“较量”,更是一次互为借鉴的机会。
未来,若能在区域协作、资源共享上进一步突破,这两片南国热土或许能迎来更多的“共赢”契机。

发表于 2024-12-5 08: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闽南三市除厦门外另外两个挺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GMT+8, 2025-7-1 23:38 , Processed in 0.08115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