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超市成为受影响最小的零售业态。而各超市企业展现出的应对能力,绝非一朝一夕能练就的。这些企业的从容,从此前的业绩中便可窥见一二,比如盒马、永辉、家家悦等。
6月29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了“2019年中国超市百强”。华润万家以951亿元的销售规模位居榜首,大润发以947亿元的销售规模位居榜单第二,永辉首次超越沃尔玛,以931.5亿元的销售规模位居第三。
超市百强中,年销售额增长最快的是盒马鲜生。此外,盒马、永辉、家家悦、红旗连锁等21家企业实现了销售额和门店的同步增长。
在过去的一年里,这些超市到底做对了什么,才能增幅明显、“成功上位”?
盒马鲜生
盒马鲜生自2016年横空出世以来,短短三年时间就跃居中国连锁百强榜单第47位。而在2019年的中国超市百强榜单中,盒马由2018年的第18位,直接闯入10强,销售额一年增长近260亿元,迈进“400亿规模俱乐部”。
由此,盒马成为了闯进销售规模前10的第一家新零售企业,业绩增长达185.7%,且是榜单中唯一一家增速达到三位数的企业。截至2019年底,盒马共计开设250家门店,其中2019年一年新开门店超过100家。
在行业整体增幅相对保守的情况下,盒马能继续保持这样的增长活力,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其一,对新业态的探索。
2019年,盒马尝试了盒马F2、盒马菜市、盒马mini、盒马小站、盒马里等不同业态,以满足不同客群的需求。
其中,盒马mini是店仓一体的小店模式,被认为是普通大店的补充和迭代,基于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模式,有更强的服务能力和盈利能力,也是盒马进军社区商业和下沉市场的先锋。
目前盒马mini在上海有6家门店,都已经实现了盈利,且坪效超过普通大店,模式优势开始显现。
其二,继续深入打造商品和供应链能力。
对于生鲜经营来说,供应链能力是制胜关键。最近,盒马在四川丹巴县、湖北仙桃、上海崇明等多地建立起专供自己的“盒马村”,其实就是在打造生鲜商品的护城河。
生鲜的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一直是行业内尤其是生鲜电商难以突破的瓶颈,而盒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从农产品产业链上游切入,获取稳定的供货渠道和优势价格,并以此形成品牌效应。
截至去年年底,盒马自有品牌的产品数量超过1000种,销售占比在10%以上。自有品牌是近年来零售商公认的构筑护城河的另一利器。
“盒马村”正是盒马自有品牌的蓄水池。不同于传统商超,盒马的自有品牌是按照品牌商的逻辑来做,在线上线下进行全渠道销售。
如今,盒马鲜生作为阿里开拓新零售领域的“第一样本”,已经逐渐明确了其定位及发展模式,并凭借独特的模式成为了行业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