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幸福总是相似的,不幸却千万种。”红苹果公益组织服务的这个特殊弱势群体,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问题,这对红苹果公益组织来说也是严峻的挑战,如何面对困难,既精又准地做好扶贫工作,红苹果公益组织可谓殚精竭虑,帮助陈忠强上户口就是一个破解难题的典型例子。 2014年的10月,红苹果公益志愿者到福建宁德服刑人员陈某的家里探访,发现他的儿子陈忠强和奶奶租住在一个不足八平米的小房子里。奶奶告诉他们,她的孩子入狱之后,他的妻子跑去广州打工,再也没有回来过。陈忠强的奶奶有心脏病、高血压,每天都是硬撑着起来照顾孩子,也不知道能够撑到什么时候,根据陈忠强家庭遇到的困难,志愿者经过评估,当场发放了捐助款,同时,他们还了解到忠强没有户口,因为他的妈妈是重婚,前面的婚姻没有办理离婚手续,就跟忠强爸爸组建新的家庭,村里需要他们支付三万元的社会抚养费,才能开证明上户口。 陈忠强的家庭一贫如洗,根本无力支出这笔庞大的费用,为了替陈忠强解决这个难题,协会的法律援助组联系当地的司法所,出面协调村委会,帮助孩子开出了证明。 
2017年3月,在红苹果公益法律援助组何扬冰律师的不懈努力之下,忠强和他的父亲在仓山监狱做完DNA鉴定,完成了落户手续,考虑到他们家庭的经济十分困难,红苹果公益组织协调了当地的民政部门,将他们家庭纳入了低保,解决他基本生活问题,同时又联系了教育部门,协助他上公立学校,并请老师给予这个苦命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给予重点照料。 其实,像忠强这样没有户口的孩子还有不少,根据红苹果公益协会的数据统计,大约占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13%,帮助服刑人员子女解决黑户问题特别不容易,主要原因是有的孩子没有出生证,有的孩子还未出生或者出生不久,父母就被羁押来不及申报;有的孩子属于超生,还有的孩子父母是事实婚姻。这些帮扶对象,都需要做DNA司法鉴定,来举证与父亲母亲之间的关系。还要协调监狱、司法、民政、教育、社会组织等主体积极参与、协调合作,才能更好地援助罪犯未成年子女。 虽然难关重重,但红苹果公益组织仍不遗余力地替那些孩子们上户口。机构成立至今,已成功帮助近百名孩子解决了“黑户”问题。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扎扎实实做公益,是红苹果公益组织的初心。守住公益的初心,坚持把关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作为工作中心,将公益落到实处,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精准扶贫,“持续输血”是给这些孩子们提供基本保障,而“精准造血”则是红苹果公益长久之计,真正要达到的目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必须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