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很快就要过去了,这两天,很多人都开始讨论年终奖了吧。 年终奖是个“大杀器”,它不但能证明行业的冷暖兴衰,还能在每年的年尾解决一下年关综合征。 不过,有时候,它也很不厚道,会让年关综合征更强烈。
年终奖这玩意儿,根据每个人不同,有多有少。拿得多的,爽,拿得少的,丧。 不知道有多少人指望着拿年终奖这一笔收入作为“一根稻草”,寻摸着年底是不是可以下手买房了。 说到买房,每个人身边肯定少不了几个懂行的朋友。 有的人和你说,急什么急啊,福州房价会一直跌;有的人会和你说,“零门槛”落户后,福州房价是要涨了。 东一句,西一句,说什么的都有。说来说去,你自己也懵圈了:谁能告诉一条清晰的购房路径呢? 实话说吧,买房子这件事情,在福州根本就没有捷径可走! 特别是在福州,横盘都横两年了,那些一味唱多的,也不知道怎么想的,那些一味唱衰的,也是整天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楼市分析,就好像是一个大染缸,从国际到国内,从国内到福州,很多人手里都拿着个棍子,一顿搅和,包括我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 上涨有上涨的逻辑,下跌有下跌的逻辑。 爱它,恨它,厌它……每个人一念之间的事儿,偏偏买房子又不能像吃快餐,中午吃什么,刷刷手机就能搞定。 买房子要掏空的是两个钱包、三个钱包、四个钱包、五个钱包、六个钱包……可能,还不够! 这是人生最重的一笔资产,不了解市场,瞎买怎么行!总得看啊,去实地看,去网上看,去自媒体上看…… 看来看去,很多人信息看多了不是越来越明白,反而是筛选了一些看上去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这样的信息,别管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他记得还特别牢,你稍微表示有异见,人家就炸毛。 这盘,我觉得香,你凭什么说它不好!那盘,我觉得不好,你凭什么说它好? 反正你们这些卖房子的和说房子的,都是套路,都是套路!
搞清楚核心需求很重要从今年2月份至今,我至少服务了福州1000多组客户,当然很多人都是加了好友,前来咨询的。 八成有购房意向的客户,上来第一个问题就是:你觉得福州哪里的房子能买? 刚开始的时候,我会回问几句,比如说,你想看什么地段,你想买多大的房子,你总预算多少,首付多少…… 这是购买逻辑里的标准问题,没搞清楚就推荐房源,就是扯淡。 后来我发现,很多人即便能说出这些答案,还是无法给他推荐他想要的房子。 是咱对市场了解得不够深入,还是福州房源有问题?福州就这么大点的城市,又不是北上广,有这么复杂吗? 后来的后来的后来,总算搞明白了。 很多购房者加了微信,隔着手机屏幕问问题的时候,根本没把自己最核心的需求讲出来。 你帮他推荐什么房源,都是在绕圈子。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 一个男人追女人,追了好几年都没追成,但女孩子并不拒绝和你约会、吃饭。 你换着花样表白都不成功,核心问题也许不是你表白的方式和时机不对,也许只因为人家心里嫌你家里太穷。你家里穷,和你本身无关,但可能是人家内心深处最在意的,又最不能和你明面儿说的。 后来的后来的后来,我也不和购房者泛泛而谈了。单刀直入,只问一个问题:你,就是你,买房子要解决什么问题? 此话一出,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这TM有点涉及隐私,为什么要和你聊!一是打开了话匣子,越聊越深入,反而能很快找到匹配的房源。 给购房者提供答疑解惑,很多时候解决的不是房子的问题,而是心理的问题。 买房子的过程,很容易把“心魔”给召唤出来。 它明明在生活中是本着建设性的目的去做的一件事,结果很多家庭为此吵架,甚至离婚的都有。 房如人生啊,老铁们,你要的不是房子,你要的是一种生活!
合适自己的最好
在我接触的这1000多组客户里,什么样的人都有。最有意思的是这样的人,他一上来,问了几个问题,我帮他也提供了一些建议。 你猜怎么着?他反唇相讥:你这个干中介的,太坏了!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且不说咱不是干中介的,哪怕是干房地产中介的又怎么了?坑你了?骗你了?还是让你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心里有阴影的人,是见不得阳光的,因为阴影里长满了苔藓,会见光死。 不过话说回来,恰恰是因为这样人的存在,更加激发了叔的动力。 这个动力来源于我的执念:“拿什么拯救你,带有偏见的购房者!” 楼市如此,房价如此,福州如此,口袋里的购房款如此。心态失衡的时候,最好别去买房子,因为如果你对楼市的理解都偏颇了,能找到满意的房子才见了鬼! 特别喜欢一个群友,他也曾经问了我很多问题,直到有一天,来我这里喝茶深聊,才说出购房实情: 其实他买房还是有核心需求的: 以福州一中(初中部)为中心方圆5公里范围内、2010年以后房源,有电梯的、130平以上的房子、总价在XXX万以内。 限定了距离,限定了房源属性,限定了价格。他自己对标到了棠悦山南。问我这个盘怎么样? 要知道,这个范围主要在鼓楼和鼓楼边上,这里“老破小”和“老破大”扎堆,2010年以后,没几个合适他的社区。 我也把需求给了几个做中介的朋友,中介反馈回来一堆信息,都没办法满足这些条件。所以棠悦山南确实很合适。 还有个朋友推荐过来的朋友,直接问我:万科金域时代这个盘能不能买? 我就问他买房的目的是什么,他说孩子在大学城工作,给孩子买房解决住的问题。 基于此,我提出的思路是,万科金域时代对于他,不是能不能买的问题,是合适不合适的问题。 一个在大学城工作的人,住在万科金域时代,这上下班每天要多折腾。如果是在福州火车站工作,那可以考虑。 哪怕万科金域时代容积率没有那么高,哪怕没有因为种种原因产权严重缩水,这盘都不适合他。 最后建议他看看大学城周边的房子再说。 买房子,不要听别人怎么说,自己觉得合适,觉得香就好,在福州楼市的当下,也别惦记着买房子有多大的回报率。 刚需刚改,什么时候上车都不会错。因为刚性需求,你等不起。 在当下的福州楼市买房,保值思维比增值思维更靠谱。
一知半解很容易掉坑里
福州楼市,目前处在相对理性的水平。对购房者来说,分析房产购买逻辑也应该是理性的。 理性购房,个人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看懂福州城市发展脉络。福州这个城市,向东向南发展的格局是不会变的,政策的最大红利在东部。 虽然现在东部的现实情况并没有那么理想,如果不怕等时间的话,跟着政府规划,向东置业大概率没错。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问闽越水镇这个项目能不能买?我一般直接回答他:你跑到竹岐的乡下去干什么?别看很多人说它好,你去问问有多少人是当地的拆迁户。 看着房价便宜,难道没看出来是个深坑? 特别是苏洋村地铁站附近,国贸和金地开盘后,谁还买在5公里之外的闽越水镇! 当然有些人也会说什么闽侯升区,以及福州西的一些政策利好。 不否认福州西发展也有前景,问题是,要看这规划是什么级别的,你一个普通购房者,别把鸡毛当令箭。 其次要看得懂去化率。去化率是一把双刃剑,去化率高,开发商说热销,去化率低,媒体说这盘很少人买。 做地产的人,大家心里都明白,去化率是个变量,和这个楼盘拿证套数,推盘节奏有关。 假设一个楼盘,本期推售两栋楼,共100套房源,卖了100套,去化率就是100%。与此同时,另一个楼盘推售四栋楼,200套房源,卖了150套,去化率就是75%。 你说哪个楼盘卖得好? 看得懂去化率,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参考去化率,再决定买不买这个楼盘才是王道。 别道听途说,但也别不在意去化率,去化率检验的是房地产营销人员的销售技巧,也能反映楼盘的热度,但不是你买房最大的参考值。 比如你看到万科金域时代说去化率很高,那是前期500多套房子的销售成绩,后面还有七八百套房源还没卖呢。 这里只是拿它举个例子,我对这个楼盘没有仇没有怨。 第三是抽丝剥茧看推广。每个楼盘项目在开盘前后都会做大量的推广。户外、活动、媒体上都会有铺天盖地的信息。 基本上各种华丽丽的的词汇都会走几遍。看这些推广的时候,要学会“划段落大意”。 简单说,就是把所有关于这个楼盘高大上的形容词去掉,然后你看到的是什么就是它本来应该有的样子。 这才是一个项目走不走心的所在。 说实话,多少有点反策划意识。讲真,哪怕是我在写文章的时候,也讲究包装,但我很讨厌华丽丽的语句,特别是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词语,这种词语看多了,会反胃。 项目包装是营销的手法,很正常。但购房者更应该注重项目自身的价值,也就是它的干货。
政策影响要结合实际多角度分析
最近这段时间,福州的很多政策都和楼市有关。 比如说“十四五”规划里的一些信息,比如说“零门槛”落户,比如说土拍的火热等,都被说是楼市的利好。 遇到这样的信息,我一般先打个问号再去求证。 解读政府出来的文件,要有大格局,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没有谁有勇气逾越这条红线。 所以外面有些媒体喊出来说福州“救市”的言论,看看就好。克而瑞最新的数据显示,福州楼市存量住宅整体上涨,但中心、金山、会展、西区板块去化周期均在10个月以下,处于较安全的板块。 尤其是中心板块,库存大,去化周期也仅仅有6.5个月,出现供不应求现象。 看懂了吧,库存量虽然大,但福州市中心,特别是二环内的房源,基本还是先下手为上策的。 楼市热度不均衡,别被不好卖的地段库存麻痹了思想,指望房价跌下来。换句话说,好房源还是在涨价的。 还有“零门槛”落户政策。也是还没有细节出来,楼市价格有异动很正常。别急,福州一边“零门槛”落户,一边大力发展租赁市场,这就是一种平衡之术。 看政策利好还是利空,都要结合实际情况。 一个城市的楼市是由综合性因素决定的,多掌握一些房地产知识,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常识,甚至你还要知道一些行政管理学常识,很多问题也就能看开了。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看福州楼市,也跟炒菜似的,要精心。围绕房子能不能买这个问题,要准备各种“调料”。不能过头,也不能缺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