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年代,如果无奈被敌军俘虏,士兵们为了保守军队机密常常能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宁死不屈。今天所说的英雄同样拥有这种英雄气概,被敌方俘虏后从未透露半点机密,熬到归国后却被误会免除职务,下放农场22年后才沉冤昭雪,晚年享受军级待遇,此人便是吴成德。
1950年,朝鲜半岛燃起战火,美国不顾我方劝阻强行介入战争当中,甚至还轰炸到我国的丹东地区,给我国的边境造成严重危险。为了保家卫国,中国掀起了保家卫国抗美援朝运动,无数志愿军战士赶赴朝鲜参加战争。
吴成德是时任志愿军六十军一八零师政委,身上的责任重大。吴成德所在的一八零师主要负责掩护大部队的断后工作,虽然将土们的士气都很高,但我军是远征作战,后勤补给跟不上是我军的一大致命问题。
敌军正是看中这一点,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并不急于速战速决,而是采取合围的方式想要逐步将我军歼灭。吴成德本来是想采取多方位突围的方式将部队分成多个分队,尽可能让更多的人突围出去,然而这样的话军队的伤员就会跟不上,权衡再三,他采取伤员殿后大部队突围的方式。
奈何敌人实在太多,我军不管是装备还是粮草都难以与敌方匹敌,在敌方地毯式的搜索下军队的人数也越打越少,大部军越打越㪚,吴成德所带小分队最后仅剩百余人。然而作为政委他知道自己绝不能后退,他用枪打死了身边的坐骑,表明自己誓与战士共进退的决心。
在突围的过程中,吴成德与战土一直是在户外与敌人打游击战,早已经是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他们只能以树皮充饥。最终还是逃不过被敌人捕获的现实,吴成德被关进了釜山战俘监狱。
作为志愿军最高级别俘虏,吴成德掌握着军队的机密。敌人为了让吴成德交待出机密,软硬兼施,对吴成德是各种威逼利诱。然而吴成德与战士们早已是视死如归,宁死也不透露半字。
1953年7月27日,经过了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的共同抗战,美国在战争中损失惨重,无奈选择停战求和,签订了停战协议,抗美援朝取得了全面胜利。在战争中被俘虏的志愿军战士也终于等到了归国的一天。吴成德在回国时早已是瘦骨嶙峋不成人样,身边的战友都认不出来了。
当时部队有“宁可战死疆场,都不能被俘”的说法。因此,吴成德在归国后有人认为他是向美军透露了机密,甚至把一八零军失败的原因都推到了他的头上。吴成德百口莫辩,军队只能让他免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