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文明发言,理性讨论!站长微信:rongshu630
查看: 3725|回复: 54

关于省公司兼并厦门港务的缘由 请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1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harpPower 于 2020-10-1 18:56 编辑

最新季度成绩出来了,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微增,让各种阴谋论瞬间将因失据而破灭。

       上半年,交通厅成立省公司,整合全省港口港务公司,包括A股上市公司厦门港务集团;消息传出,马上传出两种阴谋论,第一,省里榕想联合掐制厦门港口地位,抹黑对象指向屏山省厅及省城;第二,厦门港受广东港口威胁,甩锅省厅;抹黑厦门。

      说实在,合并传出,我并不感到多少意外和吃惊,因为这些调整还是在正常逻辑和流程范围内。倒是令我大为吃惊的是,福建本地造谣的能力,历史上的造谣,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现在的造谣水平,可能超越造谣前辈的尤有胜出的苗头。

     话说一个偌大的省厅部门,其施政成效压力其实也是蛮大的,作为专业的部门,主体上的专业性和事业心,不应该受到质疑的,尤其在现在各种行政监督和体制制约下和严格的考评体系问责制各方面的约束底下,公然有私心可以任意假公济私的说法绝对是扯淡。甩锅说,也同样胡扯,你想甩,就有傻子接吗?厦门港务是上市公司,从证监会交易所、金融机构到大众股民,无数眼睛在看,以后小孩过家家?

       公道地说,省厅确确实实为了省内港口发展布局操碎了心了。全省港口整合,在全国开展已经有年了,周边各省都在做,都是为了资源高度有效的运用。早年,试图分三大港口体系,因为湄洲湾两岸行政区划的割裂和掣肘,没有成功;此番重新出发,意图以资本为纽带,以公司治理的出发,开始新一轮的港口改革,作为个人,我还是希望其能够成功。

       作为面积方面较小的省份,人口经济中等的省份,福建是拥有全国范围较长的海岸线及不少优良港口没错,港口的良好规划和高效发挥效益效应,非常重要。面对全球船舶货运的大型化、商队航商大型化,对于港口的集约化体系化有了更高的要求,港务运营、通关服务、仓储物流、航商、港口金融、港口商务、保税、国际中转业务、支线业务、喂给港、腹地联系等全体系的支撑,重复建设、到处小而全,只能一哄而上、恶行向杀、铩羽而归。

   省内港口格局已定, 局部还需优化加强

   目前,福建省的港口格局是“两集两散两液” ,即--以集装箱运输为主的厦门港海沧港区和福州港江阴港区,以大宗散货运输为主的罗源湾可门港区和湄洲湾北岸港区,以临港工业为依托、液体散货运输为主的湄洲湾南岸港区、漳州古雷港区。

    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厦门港在全球集装箱港的排名,2018年进入全球第15位,2019年全球第14位。

    厦门能够成为海西第一集装箱,并晋身全球第十四港,可谓非一日之功;首先,厦门的外贸延续性,从前清民国以来,一直没有短档,前清建立闽海关,到民国,到共和国,一直延续和继承,开放前与南洋、香港的贸易也没中断;与上海广州航运一直持续;二国内集装箱港是八十年代起步的,福州港起初选址马尾港,由于河港积沙严重,马尾港没有足够港深发展,后发展江阴港,江阴港位置相对远,配套各方有难度;在延续性方面,厦门占优,包括海沧港的开发和转入,也几乎无缝发展;三在港口装卸、堆场和改造革新、航道的疏浚、港口服务的配套、疏港货运通道建设,厦门更加重视,从而取得先手之机;四,货源地优势,厦门港的货源地包括,厦漳泉、龙岩,还有潮汕和莆田的一部分,进而发展到江西,通过中欧专列,厦门港货源地更是拓展到台湾、东南亚和中部省份;五。大航商的支持;六。国际中转和各种特殊贸易的发展。

可以猜测的,此次全省内港口资源整合的起手式,先纳入厦门港务集团,就是先抓住龙头,待全省港务统一纳入后,可以进一步理顺关系,在之前各自发展的基础上,协调发展。按照新形势,对两集两散两液之外的其他港口,进行更精准更有前瞻性的规划布局。

  作为目前全省港务最大的亮点,全球集装箱港第十四位,并历史性、戏剧性地超过高雄港,这成绩能否保持,能否更进一步发展,也会成为整合发展成败试金石之一。

  没有阴谋,厦门作为国家钦定的港口型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港口的地位和实力,必须优化和强化的,这是不容怀疑的。

  我们有理由期盼,这次省厅酝酿良久的动作,一定能够给闽省的港口带来更为迅猛的发展!
  
  福建人也会少却阴谋论和各种谣言,福建人会更阳光!
谣言终将止于智者,你呢?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arpPower 于 2020-10-1 18:51 编辑

厦门港前三季度集装箱吞吐量转正 国际中转业务保持较高增速
2020-10-01 09:16                 来源:厦门网                                 

            

                             

  

                                           日前,厦门嵩屿集装箱码头迎来巨轮靠泊作业。(厦门港务控股集团供图)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徐景明 通讯员 郭旻 刘建煌 汤鹭红)厦门港口管理局昨日发布快报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厦门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约837万标箱,同比微增。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今年以来,全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同比“由负转正”。
  受国际经贸形势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受到较大冲击,今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超过20%。“在不利形势下,厦门港上万名港口工作者勠力同心,聚焦‘六稳’‘六保’,狠抓疫情防控和港航生产,想方设法保障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并围绕构建‘双循环’新格局、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全方位推进落实创新举措。”厦门港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观察到,今年以来,厦门港已连续推出十余项创新举措,密度和力度都堪称历年之最。这些举措,令厦门港保持了稳定的运力水平,国际国内物流大通道畅通无阻。尤其国际中转业务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速,成为重要的“回暖”“转正”因素。
  数据显示,今年6月至9月,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一路高歌猛进,分别达到100.6万、100.73万、100.44万、105.74万标箱(9月为初步快报数据),连续四个月突破百万标箱,且9月份为开港以来的最好成绩。
  同时,厦门港务控股集团介绍,厦门港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丝路海运”已经成为全球航运业的发展新亮点。当前,“丝路海运”联盟成员已超过180家,命名航线62条(其中厦门港51条、福州港9条、天津港2条),持续巩固厦门“一带一路”陆海枢纽地位。
  国庆黄金周假期,厦门港集装箱作业不停,如嵩屿集装箱码头将连续接待多艘世界最大集装箱船舶,第四季度生产迎来“开门红”。厦门港口管理局、厦门港务控股集团介绍,第四季度,港航、口岸部门企业将通力协作,围绕“百日攻坚”精准发力,保持全港良好发展势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下自媒体的这些陈述,即使是国企,领先也不是没有缘由的,人家也在努力
回首这9个月
厦门港每个月都有创新举措
密度和力度都是历年最大

1月-2月

1月底,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厦门港千方百计保生产,进入2月份,全港集装箱业务率先复苏,月内单周业务量呈现阶梯式上升,在2月底达到“满格运行”的状态,并试行“卸船直提”,不仅搭建起疫情物资运输通道,更确保“两链”稳定,助力社会经济复产复工。

厦门港引航员全副武装坚守一线保障巨轮正常进出港。

3月

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旗下码头连续迎来多艘世界最大的2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这些巨轮均是临时决定来厦、承担着维系全球供应链稳定的重要任务。

厦门港高效应对,为巨轮定制保障方案、助力全港集装箱业务跑出复工复产“加速度”。

3月,两艘集装箱巨轮同时靠泊厦门港








第一季度,厦门港提前兑付港口集装箱发展等扶持资金。至目前,共减免相关港口费用超亿元,有利纾解港航企业发展难题。同期,国内最大民营集装箱航运企业中谷海运集团第二总部落户厦门。








4月

厦门港内贸集装箱业务开始实现正增长,新投用的海翔码头开始发力,精品航线+资源统筹进一步提速内贸业务

新投用的海翔码头


5月底

马士基在厦运营的“丝路海运”快线发布运营数据:前五个月同比增长超过30%,国际中转业务进一步释放动能。


6月

“丝路海运”气象服务站在厦投用,为广大集装箱船舶提供专业气象服务;

同月,天津港加盟“丝路海运”,厦门港与天津港这南北两大港口携手发力,做大集装箱业务。

“丝路海运”气象服务站


7月

厦门港全国首创港口使费“结算直通车”,账单结算时间从21天缩短至7天。

同月,厦门海港口岸全面推广集装箱货物提货单及设备交接单电子化操作业务。

全国首创港口使费“结算直通车”正式启用

7月1日,厦门港海天码头完成首个出口集装箱“抵港直装”;7月7日,世界集装箱“船王”首航厦门港,这艘“现代格但斯克”轮一次可装2.4万个集装箱!
世界“船王”进港

7月10日,厦门港海润码头启动全智能化改造,是全国首个实施改造的传统集装箱码头,持续聚焦“提质降本增效”。

厦门港海润码头启动全智能化改造


8月底

厦门港“港内蓝色公路”投用,岛内码头抵港货物可经水路驳运至岛外。


9月

在投洽会上,“丝路海运”再次壮大联盟规模,并发布多条快捷航线

投洽会“丝路海运”展馆一角

9月29日,嵩屿码头刷新班轮航线单船操作箱量纪录,创出11808标箱的历史新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 19: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合并后分工会更明确,各港区会更注重自身比较优势,减少同质化恶性竞争。

点评

正解!根据资源禀赋,根据更前端的研究,更合理化和多元化地分工和战略布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0-1 20: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 20: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论造谣,福建无城能与厦争。被房产绑架的厦门,把自己吹成公认宇宙第一厦,把福建各地好的棒子成厦门的,把整个福建造谣成山穷水恶,污染遍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雄起东南qz 发表于 2020-10-1 19:25
合并后分工会更明确,各港区会更注重自身比较优势,减少同质化恶性竞争。

正解!根据资源禀赋,根据更前端的研究,更合理化和多元化地分工和战略布局。

点评

这样的话,厦门港就扑街了。要货源没货源,要腹地没腹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0-1 20: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 20: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harpPower 发表于 2020-10-1 20:30
正解!根据资源禀赋,根据更前端的研究,更合理化和多元化地分工和战略布局。

这样的话,厦门港就扑街了。要货源没货源,要腹地没腹地。

点评

过虑了,担心多对你身体不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0-1 20: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拉礼 发表于 2020-10-1 20:34
这样的话,厦门港就扑街了。要货源没货源,要腹地没腹地。

过虑了,担心多对你身体不好。

点评

支撑厦门港的泉州货源,能回流泉州港,高兴都来不及,担心过虑什么?厦门真认为是宇宙中心?人人都要为厦门担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0-1 20: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 20: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harpPower 发表于 2020-10-1 20:36
过虑了,担心多对你身体不好。

支撑厦门港的泉州货源,能回流泉州港,高兴都来不及,担心过虑什么?厦门真认为是宇宙中心?人人都要为厦门担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务院批复的国际航运中心:
(国发〔2009〕19号)《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
(国发〔2009〕33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二十八):加快推动以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为核心的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国函〔2011〕51号)《国务院关于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的批复》
(国函〔2011〕157号)《国务院关于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三、(五):支持厦门加快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创新航运物流服务,大力发展航运金融、保险、租赁、信息咨询、口岸通关、航运代理、海运结算、航运人才培养与后勤补给、海事支持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航运物流服务体系
2015年4月8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支持广州形成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服务体系融合发展格局。包括出台《2015—2017年航运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航运物流集聚区规划建设、建设南沙邮轮母港、南沙港铁路、试点“启运港”退税、推动成立广州航运交易有限公司、组建专业化地方法人航运保险机构、设立南沙航运产业基金及船舶产业基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来了,既然厦门港都没问题、一路向好,为何厦门不自留股份,还把全部收益让给了省一级?明显不符合正常逻辑。测量一下数据就知道厦门知道自己长远上已经有外部竞争压力了,而这个压力明显来自于广东省,因为作为江西南部中心城市的赣州到广州和到厦门的距离相差无几,明显存在竞争关系,更何况广州港目前势头很猛,现在抢了香港和深圳的货源之后自然就要开抢厦门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arpPower 于 2020-10-1 20:58 编辑

这些问题可以去问省交通厅,我没有权力也不会瞎掰 ,我只是根据说看到的事实和数据说话。那种信口胡说的事,什么货源,什么阴谋论,从何而来,有何依据?请列出实际的依据出来,否则,就是造谣胡扯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SharpPower 发表于 2020-10-1 20:57
这些问题可以去问省交通厅,我没有权力也不会瞎掰 ,我只是根据说看到的事实和数据说话。那种信口胡说的事 ...

依据很明显,你测量一下赣州和长沙分别到广州和到厦门的直线距离就知道了。广州之前就是靠着离内陆腹地近抢了香港和深圳的货源,同样的道理,后续肯定也会开始抢厦门的,因为海水运输的成本总是比陆路的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也是莫须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空间枢纽站 于 2020-10-1 21:13 编辑
SharpPower 发表于 2020-10-1 21:06
这也是莫须有!?

好好了解一下广深港港口竞争的来历你就会明白了。重心越往广州偏移,珠三角对内陆腹地货源的竞争力就会越强。

点评

end
说得好, 依照此理论看来,福州有哪些货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0-1 2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GMT+8, 2025-7-4 18:45 , Processed in 0.114208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