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文明发言,理性讨论!站长微信:rongshu630
楼主: SharpPower

关于省公司兼并厦门港务的缘由 请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8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空间枢纽站 于 2020-10-8 00:26 编辑
SharpPower 发表于 2020-10-1 23:22
2018年全球集装箱港排名全球前20大集装箱港口排名

看到广州港的增速了吗?7.40%.同期香港港还负增长。这很明显珠三角就是放开内斗,然而现在人家是越内斗越强,都要开始抢厦门港的货源了。别忘了,广州港之所以高速增长,主要就是靠着离内陆货源近,这对于厦门港的威胁是最大的。
“沙坡尾”自诩厦门港的繁荣是因为依靠所谓“开拓精神”“争取”到了江西的货源,这确实一时间奠定了厦门港的地位,但是也因为如此,厦门港很容易暴露在广州港的竞争攻势之下。赣州一线本来厦门港和广州港之间成本优势就相差无几,渝长厦、厦蓉欧一线更是处在广州港容易截胡的距离范围之内。

点评

不要自圆其说了,没有意义的!!! 非常清楚的, 厦门港的建设、运营和业务都呈现上升态势,从珠三角到闽南金三角到江西湖南,货源的体量的巨大的,水大鱼就大,各港口各呈其擅,厦门早在潮州建立喂给港。 厦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0-8 08: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8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arpPower 于 2020-10-8 08:13 编辑
空间枢纽站 发表于 2020-10-8 00:19
看到广州港的增速了吗?7.40%.同期香港港还负增长。这很明显珠三角就是放开内斗,然而现在人家是越内斗越 ...

不要自圆其说了,没有意义的!!!

非常清楚的, 厦门港的建设、运营和业务都呈现上升态势,从珠三角到闽南金三角到江西湖南,货源的体量的巨大的,水大鱼就大,各港口各呈其擅,厦门早在潮州建立喂给港。 厦门港的发展思路和脉络非常清晰,国际中转、海铁联运、丝路海运。航商的投入更多更紧密了,包括国内最大的国内航运巨头中谷也在厦门建立全球第二总部,海沧港区专门的货运通道早已建好,翔安港区也刚获得建设自动化码头的批复,港口间的链接、海铁链接、海空的链接,港口公路的链接,厦门港都走在最前面,厦门象屿综合保税区刚刚获批。

臆想是没有用的,建设和发展的轨迹就是硬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8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空间枢纽站 于 2020-10-8 11:24 编辑
SharpPower 发表于 2020-10-8 08:11
不要自圆其说了,没有意义的!!!

非常清楚的, 厦门港的建设、运营和业务都呈现上升态势,从珠三角 ...

话不能反着说。厦门恰恰是看到了未来的危险,所以想未雨绸缪、才愿意接受整合,否则真到那个时候再整合可能就晚了。不然以厦门官方的尿性,你觉得厦门会那么甘心地让出股权?之前厦门的吞吐量就有下滑了一阵子,说明这个危险兆头已经开始到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8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空间枢纽站 发表于 2020-10-8 00:08
但是别忘了,厦门港也存在两点劣势,一是离珠三角太近、在腹地竞争中处于容易被虹吸的地位,二是腹地货源 ...

你告诉我,哪个没有劣势?
长三角到珠三角跨度1000来公里,厦门到珠三角500公里左右,太近了吗?国务院批复的五个国际航运中心自北向南为大连、天津、上海、厦门、广州,你以为这是草率的吗?长三角主力港区在宁波-舟山(包括洋山港),珠三角主力港区在港深广,宁波到深圳海岸线中点就在海沧港区和江阴港区之间,海沧在南,江阴在北,而中国航运市场主要是向南,21世纪海丝主要是向南,向南的东盟有6亿多人口,已经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南亚西亚有20多亿人口,欧洲非洲也有20多亿人口,大洋洲也是向南,美洲东海岸也很多走南方航线,远洋港区选在向南的厦门不妥吗?
整合就是不要了适当的竞争吗?可知你对港口并不懂。整合后仍然会有适当的竞争,只是有所改变,减少了恶性竞争。港口竞争往往要抢航线航班,而现代船舶越来越大型化,这就要求开通航线航班时要有足够的箱量规模,长三角珠三角箱量都非常大,可支撑若干个港区竞争,而海西箱量不多,如果分散到几个港区,就往往支撑不起航线航班。知道吗,如果海西港口航线航班多了,整个海西产业的制造流通成本就会降低,竞争力就强,如果海西港口航线航班少了,整个海西产业的制造流通成本就高,竞争力就弱。看你这意思,还想通过内斗来提高对长三角珠三角的竞争力呀?
港口竞争还是综合性的竞争,包括设备设施,包括港航企业,包括港航相关产业,包括后方城市和腹地……,大军团战争需要的是分工合作团结对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8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空间枢纽站 于 2020-10-8 23:06 编辑
雄起东南qz 发表于 2020-10-8 11:44
你告诉我,哪个没有劣势?
长三角到珠三角跨度1000来公里,厦门到珠三角500公里左右,太近了吗?国务院 ...

只想说,你的这种做法不会造就合作对外,只会造成定位高者的不思进取。珠三角的成功经验证明了,适当地放开内斗是有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充分的发掘潜能资源,从而调动起各港区提高效能的积极性。再说了,厦门港自己当年崛起的时候难道就没有省内内斗的成分?而且一艘船再大能够大到多少?一般排水量200KT顶多了,再多了厦门港也玩不起,因为水深不够,也就是说一条航线上接近于一天排水量200KT(相当于货物本身重量达到100KT)也就到达了货源整合对竞争力提升的边际效应。
我对此有详细写过分析文章,你认真看一下,也就是说你所说的这种整合风险很高,相当于把全省的资源都拿去跟广州港正面竞争,一旦广州港提高效能或截胡渝长厦一线的货源而我们却没有备用选项,全省的摊子就全完了:http://www.fubbs.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5084
整合可能会在某些方面提高竞争力,但也可能会成为某种官本位滋生的温床。不要以为官本位离市场经济很远,也不要以为官本位离基于对过去市场经济规律总结的结果出台的政策很远,只要有永久性地划分三六九等的政策都有可能会造就官本位。所以你有这个精力争辩,还不如好好想想如何虚心地学习借鉴珠三角的游戏规则设计经验,否则福建省的基本规则还是落后于别人,到头来还是会被别人外部击破。

点评

笑死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0-9 08: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9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空间枢纽站 发表于 2020-10-8 21:18
只想说,你的这种做法不会造就合作对外,只会造成定位高者的不思进取。珠三角的成功经验证明了,适当地放 ...

笑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9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空间枢纽站 于 2020-10-9 22:50 编辑

呵呵,谁好笑?你是想说明你已经词穷了?
任何一种政策只要绝对化都有可能会滋生官本位,哪怕是基于对某种市场经济规律的总结而制定的。甚至话再说重一点,再高级的市场经济一旦绝对政策化都会成为官本位滋生的温床,所以永远不要天真地以为官本位必然会随着市场经济化而远去。
所以基于你的这种思路,所谓的“合作对外”只是书呆子言论空谈而已,真到实际政策操作的时候并不会真正促成合作对外,而只会滋生新型官本位并造成微观效能方面的不思进取,最后照样会被广州港击破。不信的话我这句话就放在这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9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厦门港打通20万吨级航道“最后一公里” --中国水运报数字报·中国水运网


   □ 全媒记者 王有哲 通讯员 俞鑫
   10月8日,记者从厦门港航道保障中心了解到,厦门港海沧航道扩建四期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将于近期交工验收并投入使用。这一项目建成后,能够实现20万吨与2万吨级、15万吨与5万吨级集装箱船乘潮双线通航,厦门港港口功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厦门港是世界第14大港,海沧航道是厦门港集装箱运营主航道。此前航道等级为15万吨级,20万吨级以上集装箱船需要乘潮进港,工程建成后为大型船舶进港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厦门港航道保障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厦门港的通航环境,提高了港区船舶的进出效率,有效地保障了进出港船舶的通航安全,厦门港的营商环境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航道建设完成“三级跳”
   厦门港海沧港区是厦门集装箱业务的主力港区。近年来,世界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海沧港区接待的集装箱船舶从最初的10万吨,增加到15万吨,再到现在的20万吨,泊位和航道建设也紧跟发展脚步,完成“三级跳”。
   厦门港受部分航道底标高不足的影响,全球吨位最大的20万吨集装箱船舶需要乘潮通过,港区运作效率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厦门市去年启动厦门港海沧航道扩建四期工程建设,以解决20万吨级航道“最后一公里”问题。
   厦门港海沧航道四期工程项目经理张东洋告诉记者,该工程按通航2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设计,总长11.5公里,设计通航宽度395米,通航水深15.0至15.5米,投资概算3.4亿元。项目由福建省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负责施工,经过近19个月的紧张施工,工程提前3个月全部完工。
   “该航段建成后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原来最大只能15万吨级集装箱船单线或5万吨级集装箱船双线通航,拓宽后能满足20万吨与2万吨级、15万吨级与5万吨级集装箱船双线通航。”张东洋介绍,原来只能满足37%的20万吨级集装箱船全潮通航,增深后能满足72%以上20万吨级船舶全潮通航。
   破解炸礁工程作业难点
   “建设过程中,炸礁是最大的难点。”张东洋说,海底暗礁所在的位置在海沧航道的中段,日常均有船舶通航,施工必须见缝插针。因此,施工人员每天都要通过船舶调度计划寻找施工空当,平均每次作业时间仅有3个小时。
   即便如此,施工人员在施工期也要面对多种不确定因素,整体施工难度陡增。比如,为确保安全,施工只能在白天进行,可用的时间被进一步压缩;有时候刚开始作业,就有货轮临时进出港,施工就要暂停。“这些因素都使工期面临极大挑战,为加快工程进度,全体施工人员放弃节假日,坚守现场,遇到可利用的间隙就立即进场。”张东洋说。
   另外,炸礁船的工作范围仅有400米×500米,周边有危化品码头和海洋生物保护区,“这是我们遇到的最复杂的施工环境,需要严格控制炸药量。”张东洋介绍,为此,他们决定,炸礁船先用8个钻机在海底礁石上打孔,再将炸药装入孔中炸碎礁石,最后通过抓斗船清运碎礁。
   为了提高效率,施工方与厦门大学联手开展爆破冲击波影响研究,不断进行水下实验,最终得出最佳炸药量,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也确保施工安全推进,将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在“中国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评测结果”中,厦门位居榜首。随着厦门港海沧航道扩建四期工程接近完工,20万吨大型集装箱船舶进出海沧港区将更加顺畅,厦门港国际一流的船舶接待能力得到极大地提升。
   坚持生态与生产“两不误”
   海沧航道沿线分布24个泊位,外贸码头10家、危化品码头3家,每年集装箱进出量在1000万标箱以上。
   “本项目是在现有航道上进行加深拓宽,船舶营运通航与施工作业必然互相影响。”张东洋告诉记者,为保证厦门港运营要求,项目启动之初就定下了港口运营不停的要求,施工组织管理要求远高于一般项目。
   与此同时,该工程有炸礁内容,爆破区临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海豚保护区,环保生态来不得半点疏忽。为确保“通航安全、白海豚安全、爆破安全”三大安全目标的实现,代建与施工方成立工作组,编制专项通航保障方案并进行预演,与VTS(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引航站、各码头公司保持良好对接。实施阶段管理人员驻船蹲点,通讯24小时在线,安全措施逐一落实到位。
   此外,项目管理中及时制定工期目标,紧盯炸礁、清淤两大节点,采取挂图作战、日施工计划控制等措施,不断对照实际进度和要素投入情况,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2019年12月,施工方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调遣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的特大型耙吸船“长鲸6号”进场。5个月后,开展“大干实干100天”专项活动,半年时间完成年度400万的清淤任务。
   “今年6月我们又及时抽调3组抓斗船、1艘平台式炸礁船对零星散布的孤石、礁盘等开展二次攻坚,2个月后完成散布的孤石、礁盘清除,比预期提前4个月进入扫浅验收阶段。”厦门港航道保障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项目建设过程中,业主方和代建、施工单位紧紧围绕高质量、高速度推进项目建设这一目标,各尽其责、全力推进。”该负责人说,建设单位提前梳理,预判项目痛点、难点问题,对外加强与海事、航标、海洋、保护办等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对内做好建设资金、防疫物资保障、航道管控、码头协调等,为工程顺利施工创造有利条件,严格遵守生态与生产“两不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9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空间枢纽站 于 2020-10-9 23:50 编辑
SharpPower 发表于 2020-10-9 23:15
厦门港打通20万吨级航道“最后一公里” --中国水运报数字报·中国水运网

注意增速。很明显深广厦竞争已经白热化了。另外,就不知道厦门港喂给比例有多高了,如果过度依赖喂给,实际上不过是玩数字游戏,而效能其实并没有真正地提升,也难怪今年上半年厦门港会下跌4.6%(同期广州仅下跌1.6%)。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0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地中海航运升级厦门港亚洲航线网络 将打造成为重要中转基地

中新社厦门8月3日电 (杨伏山 林思嘉)“一带一路”航线NewOrigami航线3日增挂厦门港,提升东南亚、东北亚进出口船期竞争力。

厦门港务控股集团说,厦门港作为此航线唯一挂靠的中国港口,成为贯通东南亚、东北亚贸易业务往来的重要节点。

同时,东南亚航线Seagull升级路径,厦门港成为中国最后一个挂靠港,用最短的时间直达东南亚,为国际中转业务提供强有力保障。

地中海航运今年在厦门港已刷新多项纪录。3月,地中海航运携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姐妹船”“地中海伊莎贝拉”号和“地中海米娅”号同时挂靠厦门港,刷新厦门港的靠泊纪录。

2020年上半年,地中海航运在厦门港中转业务方面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国际中转业务同比增长超60%,内支线中转业务同比增长超14%,将厦门港打造成为重要中转基地。

如今,地中海航运再次升级厦门港的亚洲航线网络,缩短多个港口的靠泊船期,为厦门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书写了关键性一笔。

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厦门率先复工,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福建论坛

GMT+8, 2025-7-4 22:54 , Processed in 0.0751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