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 回首红苹果公益这些年走过的历程,那是一条不断探索、不断延伸、不断完善之路。
红苹果公益成立以来,机构经历了几次蜕变。最初,团队开展项目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走访贫困孩子,并为他们提供经济上的资助。随着队伍的不断壮大,红苹果公益根据孩子们多方面的需求,拓展了项目,目前开展的项目有:入户探访陪伴、分散帮扶、穿墙引线、梦想礼盒、益保工程、温馨落户、益起飞翔、学业辅导、红雁传情、益职体验、梦想画室、亲职教育、法海情深、E侬行动、服刑人员就业创业计划、志愿者培训、帮扶项目科研等项目。 为了让红苹果公益品牌更加响亮,他们还别出心裁地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宣传,吸引了50多家平面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密集采访报道,通过积极参加公益人年会、研讨会和公益活动大赛,进行参与式宣传。号召各监狱民警会员,共同组成红苹果公益跑团,用脚步传播红苹果公益理念,扩大了红苹果公益品牌影响力。 回首红苹果公益这些年走过的历程,那是一条不断探索、不断延伸、不断完善之路。在谈及协会未来五年战略规划方面,执行长林敏明表示,红苹果公益现阶段的目标是探寻和细化可以深耕的项目,将其打造成为“标准化的产品”,让更多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政府部门、企业单位一同加入。目前全国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总数超过60万,他们希望未来五年,可以将红苹果公益的服务模式和受益群体延伸到全国各地,全社会一起来做,让更多人可以受益。 红苹果一直在做公益,红苹果一直在成长。 当然,红苹果公益的发展也不并一帆风顺,他们也遇到不少困难和现实问题。比方说帮扶罪犯未成年子女,从本质上是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政府行使社会管理职能的责任。罪犯未成年子女救助基数大,帮扶内容多,横跨空间广。如果没有社会救助体系支撑,将无法实现长期性的救助。以福建省为例,红苹果公益全力救助未成年子女2123人,只能占到福建省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总数的15%左右;每年平均接收社会捐款60多万元,只能勉强达到每年全覆盖所需投入1000多万元的6%。由于缺乏制度保障,所以现有司法、民政、教育、公安等部门的道义性救助不够稳定。再比方说对服刑人员的亲属和未成年子女进行帮扶,那受害者的家属和子女需要不需要帮扶。据我了解,红苹果公益组织也一直想把帮扶受害者子女和社矫人员纳入帮扶范畴,但苦于人手不够,精力有限,一直没有实现。 虽然前行的道路崎岖,但红苹果公益组织不忘初心,牢记自己肩上的使命与责任,砥砺前行,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目光,先后有12个省(市、自治区)和台湾地区共计63个公益组织到福建省考察借鉴红苹果公益做法。红苹果公益创造的帮扶模式,受到全国政协委员王名教授等专家的积极关注,成为救助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建议和提案的典型案例,并为制订相关制度政策的决策参考。国家民政部门组织的困境儿童保护会议也先后两次听取了红苹果公益的经验分享,今年7月10日,民政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明确将服刑在押、强制隔离戒毒、被执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的人员的子女纳入保障范围,明确指出:“父母犯罪,子女无辜,孩子一天天成长不能等,父母的错误不能影响孩子的生存和成长。” 
风正好云帆,逐梦待此时。有了这个民政兜底政策的出台,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就可以得到有效保障。再加上政府有关部门和省监狱管理局强大的支持,让红苹果公益有了坚强的后盾,相信他们在公益这条道路上会走得更加从容与自信。 2019年10月,是祖国七十周年华诞,也是苹果收获的季节,我回到娘家过节。 我的岳父是种植苹果的能手,苹果虽然是十月初成熟,但准备工作从去年秋天就要开始,苹果刚摘完,就要给果树施肥、剪枝。施肥剪枝,听着极其简单的四个字,做起来非常困难,因为果树纵横,所有的机械设备难显身手,完完全全要靠人工,加之是天然无公害纯绿色食品,更是多了许多工序。
今年初春,从苹果开花到结出小苹果,岳父一直忙着疏花,疏即为疏离、稀疏,说得再通俗点,就是为了保证苹果更大、质量更好采取的人工择优去劣手段。疏花是精细的工作,稍不留神就会伤及一片。那时候,我总能看到岳父站在高高的梯子上,从繁密的花堆里小心地摘下一朵一朵白色的苹果花,直到给每只苹果都留够成长的空间…… 现在,苹果树上一颗颗红苹果沉甸甸地挂在枝头。当我看到岳父摘红苹果时,一脸的幸福与满足,我的眼前忽然出现了幻觉,那一个个红苹果变成了一个个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脸,在他们的身旁,是民警和红苹果公益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暑来寒往,周而复始地给苹果树施肥、剪枝、浇水,精心呵护着红苹果,守望着他们的成长,期盼果实压弯枝头…… 那一刻,我的心里忽然有了感动,我对自己说:来年,我也加入红苹果公益的志愿者队伍,做一个有爱心的红苹果守望者!
|